与膀胱脱垂治疗相关的文章有1篇:
2025年5月29日,百济神州双特异性HER2抑制剂注射用泽尼达妥单抗(zanidatamab,百赫安)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全身治疗的HER2高表达(IHC3+)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BTC)患者治疗。此前该适应症已被纳入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治疗药物名单,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此次获批标志着泽尼达妥单抗成为中国且目前获批用于靶向治疗HER2阳性胆道癌的双特异性抗体,为中国胆道癌患者带来突破性的治疗新选择。
南京正大天晴“肠道健康中国行”社区公益科普活动滁州站圆满落幕
2025年5月3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武远众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ASB7是H3K9me3表观遗传的负向调控分子”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ASB7扩增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并赋予肿瘤对PARPi敏感性,未来或可能为ASB7扩增型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2025年5月29日,第10个“全球爱足日”之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糖尿病足保肢中心正式启用。作为广州地区集全周期诊疗、一站式服务与临床特色技术于一体的专科中心,其创新诊疗模式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保肢”新希望。
我国慢性病发展形势严峻且复杂,呈现出发病率上升、患病人群年轻化、多病并存等特点。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慢性病确诊人数已突破4亿,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的比例超过80%,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同时,由于慢性疾病病程长、有效控制率低、患者基数大等特点,慢性病的高发不仅严重威胁了国民的生命健康,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将慢性病防控作为核心任务之一,要求全社会共同发力实现关口前移。在此背景下,5月21日,麝香保心丸特约健康中国心·守护心健康——2025慢病管理知识挑战赛暨“发布守护最强音,共筑健康新防线”药师宣言在2025药品零售新趋势发展大会上顺利启动。
2025年5月29日,在世界无烟日前夕,中国首份《尼古丁替代疗法临床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指南由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疾病预防工作委员会烟草控制工作组、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中国戒烟联盟、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联合编撰发布,旨在深入探索尼古丁替代疗法作为一线戒烟治疗的应用策略,提高中国戒烟者的戒烟成功率。
5月26日,暨南大学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举行暨南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签约揭牌活动。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莹,暨南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张水兴,暨南大学党委医学工作部部长麦尚文,医院党委书记李观明,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瞿红鹰,医院党委委员,暨南大学、医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每天上班像上坟,体重却一路狂飙。”
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宣布,将公布全球临床Ⅲ期MANEUVER试验部分详细阳性结果。该试验评估了由和誉医药研发的潜在同类较佳(best-in-class)试验性药物匹米替尼(pimicotinib,一款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抑制剂)治疗腱鞘巨细胞瘤(TGCT)患者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每日一次给药的匹米替尼在主要终点客观缓解率(ORR)方面表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经盲态独立评审委员会(BIRC)评估,第25周ORR达54.0%,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3.2%(p0.0001)。此外,该研究在所有次要终点上也均显示出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详情:李斯特菌在夏天非常常见,冷藏的即食奶制品、熟食肉类、沙拉、三明治和水果等被李斯特菌污染后,很容易引发感染。李斯特菌能在低至-1.5°C的环境中生存和生长,然而冰箱的冷藏温度通常在0°C到4°C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存储不当,李斯特菌很容易生长繁殖。感染李斯特菌的潜伏期较长,有的甚至长达2个多月。健康成人在感染李斯特菌后或无症状,或会出现腹泻、发热、疼痛和畏寒等症状,病程一般不长。但是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感染李斯特菌后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例如孕妇感染李斯特菌可能出现流产、早产等情况,这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2025年5月29日,诺华中国宣布其口服单药疗法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成人患者。本次适应症的拓展覆盖了已经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PNH患者,为这一群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作为全球同类首创的特异性补体B因子口服抑制剂,飞赫达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增至三项,包括既往未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PNH成人患者和成人C3肾小球病(C3G)。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临床营养科 莫嘉琦 注册营养师
尿通常是指尿液,患者便秘一用力尿液就出来了,可能和腹压增加、盆底肌松弛、尿失禁、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等原因有关,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1、腹压增加:便秘的患者在排便用力时会增加腹部的压力,可能会对膀胱造成刺激,从而会引起尿液排出的症状。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并遵医嘱配合麻仁润肠丸、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调理。 2、盆底肌松弛:如果是女性患者,可能是妊娠、分娩引起的盆底肌松弛,容易出现膀胱脱垂、小便失禁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比如缩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 3、尿失禁:可能和年龄、肥胖等原因有关,可导致尿液经尿道不自主排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以及气候等因素适当控制饮水量,并遵医嘱进行排尿训练、膀胱训练等。 4、膀胱炎:通常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膀胱黏膜炎症反应,可引起腹部疼痛、尿频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头孢克肟片等药物治疗。 5、前列腺增生:可能和雄激素异常、炎症因素等有关,可出现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前列舒乐胶囊等药物治疗。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躺,要适当进行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能够防止便秘。
同房时出现酸胀感有尿意,如果是女性,可能与可能与生理反应、阴道干涩、盆腔器官脱垂等因素有关,如果是男性,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心理因素有关,如果这种情况影响到正常生活,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一、女性: 1、生理反应:同房过程中,性刺激可能导致盆底肌肉收缩,出现酸胀感,兴奋后阴道会出现充血,压迫膀胱,引起尿意。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治疗。 2、阴道干涩:如果存在阴道干涩,同房时摩擦增大,引起酸胀感和尿意。建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减少摩擦,改善不适症状。 3、盆腔器官脱垂:如果女性年纪比较大,或者经历过多次分娩,会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如膀胱脱垂,同房时会感到酸胀和尿意。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器官脱垂。 二、男性: 1、泌尿系统感染:如果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或尿道炎,同房时会不断刺激尿道和膀胱壁炎性病变部位,出现酸胀感和尿意。建议保持个人卫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伊曲康唑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 2、心理因素:同房时如果存在紧张、焦虑或其他心理压力,会影响身体反应,导致在同房时出现酸胀和尿意。建议通过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减轻心理压力。 如果在同房时经常出现酸胀感和尿意,需要要及时就医检查。此外保持健康性生活,养成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产后修复项目包括子宫修复、盆底肌修复等,产妇在产后如果盆腔肌肉损伤较小,一般没有必要做产后修复项目,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很有必要做产后修复项目。具体的情况建议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处理。 产妇在产后可能会出现盆腔肌肉损伤,如果症状比较轻微,通过自己在家里做康复训练,比如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可以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没有必要去做产后修复项目。 但对于比较严重的比如出现了膀胱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很有必要做产后修复项目,可通过各种项目加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盆底肌功能。 产妇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定期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在身体没有完全恢复之前,避免发生性行为。
膀胱下垂通常是指膀胱脱垂,子宫下垂通常是指子宫脱垂,当出现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现象时,可能是衰老、分娩、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医源性刺激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前往医院就诊,可以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检查,明确具体原因。 1、衰老:随着年龄逐渐增加,机体各个器官也会逐渐老化。受到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支撑结构萎缩,诱发盆底肌松弛,从而产生膀胱、子宫脱垂现象。 2、分娩:女性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受到筋膜、韧带、肌肉过度牵拉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支撑能力减弱,从而产生膀胱脱垂、子宫脱垂。 3、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在反复发生的过程中,可能会使腹腔内压力增加,从而诱发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等,还可产生气促、呼吸困难、发热等现象。 4、慢性咳嗽:在反复咳嗽的过程中,也会使腹腔内压力明显增高,从而增加子宫脱垂和膀胱脱垂的几率。 5、医源性刺激:如果盆腔之前进行过手术或接受过放射治疗,也有可能会导致盆底肌功能受损,从而产生异常脱垂现象。 引起原因不同,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也会有所差异。若考虑和疾病因素有关,需要及时就诊治疗。平时可结合个人身体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膀胱脱垂一般是指膀胱由尿道外口向下脱出,通常是支撑膀胱的三角韧带和周围组织受损引起,针对该疾病治疗的手术通常不是大手术,有异常情况时建议患者立即寻求医生帮助,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膀胱脱垂与妊娠、分娩、尿道手术、腹内压增高等均有关系,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法复位、手术悬吊等方法使膀胱恢复正常位置,因为该类手术的手术难度相对较低,且可经阴道进行手术,所以不能算是大手术,患者不必过于紧张,应该放平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通常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患者在恢复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蹲等行为,可以有效避免腹内压增高,对病情恢复有促进作用。
膀胱下垂是指膀胱脱垂,可能是妊娠、阴道分娩、年龄、腹压增加、子宫切除等原因引起的。膀胱脱垂也可引起腰骶部酸胀、排尿异常、压力性尿失禁等异常症状,对生活产生的影响较大,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1、妊娠:妊娠期间随着胎儿不断长大,也会占据腹部的大部分位置,膀胱会被挤压,造成膀胱和阴道之间的肌肉组织松弛,从而引起膀胱脱垂。 2、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的过程中,容易对阴道肌肉组织产生压力以及损伤,造成组织和肌肉松弛,出现膀胱脱垂。 3、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盆腔组织结构也会萎缩,在失去支持后,也会发生脱垂。 4、腹压增加:若有慢性咳嗽、腹型肥胖等,可因为腹腔内的压力增高,而造成膀胱脱出。 5、子宫切除:若因各种原因切除子宫,也可造成骨盆底部支撑无力,从而引起膀胱脱垂。 为了防止膀胱脱垂,应减少生育次数,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便秘或者是超重。
产前阵痛难以忍受,产后阴道松弛,子宫膀胱脱垂后遗症,会阴伤害甚至感染,外阴血肿等。产后会因子宫收缩不好而出血,若产后出血无法控制,需紧急剖腹处理,严重者需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
盆底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子宫脱垂、膀胱脱垂和直肠脱垂)。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盆底病患者约1500万人。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