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淋巴瘤护理相关的文章有0篇:
淋巴瘤是怎么回事?早期有哪些症状?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居第九位。淋巴瘤症状有哪些?如何远离淋巴瘤的“魔爪”呢?家庭医生在线特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副主任黄慧强教授,一同了解淋巴瘤是怎样的肿瘤,如何及早发现。
淋巴瘤昔日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80%-90%的早期病人、50%-60%的晚期病人可被治愈,但是淋巴瘤也会复发。淋巴瘤复发以后,总体来讲仍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根治的机会。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实有很多细节要做。
淋巴瘤是一种恶性的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居第九位。淋巴瘤治疗方法有哪些?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副主任黄慧强教授说,对于淋巴瘤治疗,最关键的治疗就是化学治疗,这些抗癌的药物,组成的方案的治疗。而淋巴瘤化疗,只要处理好它的副作用,其实并不可怕的,而且这些化疗的副作用,基本上都是可逆的。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河表示,淋巴瘤治疗要根据分型选择靶向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发展,也是淋巴瘤精准治疗的一部分。每种淋巴瘤的特点都不同,都有相适应靶向和免疫药物,淋巴瘤的靶向治疗要根据不同的基因表现和分型进行药物的选择。
压力过大是诱发淋巴瘤的原因之一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林桐榆教授表示,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瘤,它的发生和压力有密切关系。而退休的中老年人同样也是淋巴瘤高位群体,很多中老年人因为退休后生活节奏改变,有些人因为退休后无所事事,心态发生改变,导致压力增加,也很容易换上淋巴瘤。
哪些治疗方法适合淋巴瘤患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朱军表示,高危、复发难治的淋巴瘤,如果还能通过化疗控制病情,建议再做自体干细胞移植。国外自体干细胞移植手术已经开展了将近半个世纪,国内普遍开始做自体干细胞移植也有三十年以上的历史,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
淋巴瘤的发生有两个高峰年龄,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瘤15岁到30岁的,还有一个是大于55岁的。像5岁以下,一般来说得淋巴瘤比较少见。5岁到20岁,19岁这个年龄,淋巴瘤发生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国家逐渐老龄化,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淋巴瘤的发生增长比较明显。
淋巴瘤的发展是要一个过程的,大多数情况下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它可能是一个区域的淋巴结肿大,也有可能是多个部位,甚至它浸润到组织器官,肝脏、脾脏、骨髓,还有结外。如果病变范围比较窄,区域比较小,或淋巴结比较小的话,如果表现在浅表的能看到淋巴结肿大。小的话一般没什么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它长大了、肿大了,会逐渐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有压迫的话一般就有症状了。
白血病跟淋巴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白血病起源于骨髓,主要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增生造成骨髓里面原始细胞大量增殖。淋巴瘤一般是起源于骨髓以外的淋巴组织,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瘤晚期侵犯骨髓的也有白细胞的诊断,主要是靠骨髓穿刺活检做流式。
。淋巴瘤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为淋巴结全身到处都有,淋巴细胞发育成熟以后基本上就分布在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里面,所以不一定只是颈部。淋巴结肿大才是淋巴瘤,腹腔、腹股沟、腋下、腹膜后,包括胸腔里面纵隔全身到处都是,淋巴循环就伴随着血液循环,一般是有血液循环、有血管的地方,一般都伴随有淋巴管。有淋巴管的地方,一般有淋巴组织、有淋巴结。
首先是我们常规的一个是体格检查,就是我们浅表的淋巴结要从上到下进行全面检查,要了解肿大淋巴结的范围,这是我们医生要做。要做的实验室检查,抽血、做骨髓穿刺。做骨髓穿刺(是因为)淋巴瘤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会侵犯骨髓,要了解骨髓有没有问题,这个是常规要做的。生化(检查)要看乳酸脱氢酶是不是高。实验室检查做完以后,要做影像学的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我们要求一般从颈部、胸部、腹部按常规要求做,要了解淋巴结肿大的范围。因为做CT可以了解深部淋巴结,胸部CT看纵隔淋巴结、腹部CT看腹腔、腹膜后、盆腔,有条件的病人建议做PET-CT,但是不要忘了一个重要的检查:淋巴结活检,这是确诊淋巴瘤的最终的标准,金标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淋巴瘤我们诊断以后作出诊断就是把它分类,它是T细胞类型的还是B细胞类型的,B细胞里面又有很多种,是弥漫大B,还是套细胞、还是滤泡的、小细胞的等等。每一种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差异比较大,现在最常见是弥漫大B。总体来说淋巴瘤的治疗与实体瘤相比,疗效与实体瘤相比还是比较好的,当然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比较头痛的,就是原发耐药,和治疗过程中耐药。
淋巴瘤耐药其实跟淋巴瘤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有一些淋巴瘤,尤其是弥漫大B有相当一部分,大概有五成左右是疗效比较好的。有些病人一次化疗就达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以后就一直缓解下去,像这样的病人复发的概率就比较小,耐药的问题就比较少。但是有一些病人对化疗不敏感,有些是原发耐药,有些是化疗以后发生耐药,原发耐药是比较头痛的,这种病人本身疗效就不好。对耐药的病人我们怎么办,我们肯定要做评价,评价这个病人是属于什么情况。评价说来话长,需要很全面的,我们诊断一个淋巴瘤,我们诊断开始进行评价看这个病人属于哪个类型,T细胞、B细胞。T细胞里面有很多种,B细胞又有很多种,把预后因素要搞清楚,这些病人有哪些不良的预后因素。不良预后因素就会提示化疗的敏感性,与化疗敏感性是相关的,耐药以后更换方案是手段之一,选用一些新的手段,包括新药的使用也是一个办法。
淋巴瘤的病因总体来说不是很清楚,但是现在大家认为引起淋巴瘤的一些原因,有一些是与淋巴瘤的发生是有关系的。比如感染,感染里面包括病毒感染,现在常见的EB病毒、T细胞病毒、疱疹病毒,还有丙肝病毒,有些报道显示是和淋巴瘤有关系的。还有一个就比较常见的幽门螺杆菌,这是细菌感染,与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是有一定关系的。还有常见的原因,有些有毒的化学物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像染发剂、有机溶剂、像苯,我们家里装修常见这种有机溶剂,跟淋巴瘤的发生是有一定关系的。还有大家所接触的农药污染、肥料这些,长期接触也有可能跟淋巴瘤的发生有关系。还有一些免疫制剂的使用,像一些激素长期使用或者使用不当,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也有可能跟淋巴瘤的发生有关系。遗传的改变也有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关。所以刚才提到的疲劳,疲劳时人的抵抗力是下降的,但疲劳跟淋巴瘤的关系大家也没有找到循证医学的依据。
它复发跟预后是有关系的,这个复发率跟它的病理类型、跟它的评价,高危、低危这些都有联系的。像低危的病人,它复发率就低,有些类型的淋巴瘤治疗复发率就高,它本身治疗效果就不好,缓解时间短。确实淋巴瘤的复发跟组织学类型、分期、不良预后因素这些都是有关系的,还不一样。就像弥漫大B GCB型的,复发率就低于其他类型。
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淋巴结炎症,像急性化脓性性感染所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这种淋巴结发炎引起淋巴瘤的可能性应该是很小的。我们通过病因治疗、抗感染治疗可以彻底治好,彻底根治。慢性炎症所引起的淋巴结增生,有一部分病人长期慢性刺激以后,也有可能这种慢性炎症演变成淋巴瘤,但是所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
白血病跟淋巴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白血病起源于骨髓,主要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增生造成骨髓里面原始细胞大量增殖。大量增殖的原始细胞会破坏正常造血功能,引起血小板、血红蛋白降低,造成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有些病人白细胞异常增高,大多数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贫血、血小板下降,造成出血。白血病病人的白细胞虽然增高,但是这种白细胞都是肿瘤细胞,是没有抗感染能力的,病人往往容易出现感染。
淋巴瘤现在我们讲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就是病因预防,病因预防比较难做,淋巴瘤的发病原因我们还没有真正搞清楚,所以一级预防来讲我们就比较困难。但二级预防我们可以做,二级预防主要是早期诊断、早期发现,那我们就是定期体检,自己提高警惕。平时注意淋巴结肿大了,就自己提高警惕、重视,找医生看看,定期复查、随访,必要的时候做活检,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的话早期治疗那肯定疗效比晚期诊断、晚期治疗,肯定要好,二级预防我们还是可以做些工作。
淋巴瘤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也有少数淋巴瘤不一定需要化疗。比方说小细胞淋巴瘤,它是一种惰性淋巴瘤,如果是一到二期又没有什么自觉症状的话,这种病人可以观察。要根据情况,如果三到四期然后有症状,肿块增大很迅速,要根据指征来进行化疗。还有滤泡淋巴瘤,一些低级别的、早期的 、一期二期的也是可以先观察,先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病情进展、发展了,就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化疗。还有些像边缘区淋巴瘤,比较孤立的边缘区淋巴瘤,像肺位的,就肺里面孤立的,这些也不一定要化疗。它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者用放疗就可以解决问题,这种情况手术或者放疗以后就可以随访,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随访很重要,通过随访我们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只要病情有变化了,我们再随时做出处理。
个它的组织病理学类型跟成年人是有所差别的,小儿的淋巴瘤组织病理类型大多数以母细胞类型的,母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弥漫大B淋巴瘤和间变大淋巴瘤为主。这些类型的淋巴瘤一般恶性程度比较高。第二个它以结外侵犯为主,成年人得淋巴瘤大多数是以淋巴结和淋巴组织为主,(小儿淋巴瘤)结外侵犯比较常见。像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常见。还有个特点,它一旦发生范围比较广,还容易侵犯到骨髓、中枢神经、骨髓这些(的侵犯),比成年人要常见,所以它发现要快。第三个,儿童淋巴瘤分期跟成年人分期系统不一样,所以治疗模式和治疗方法是有差异的。第四个,儿童淋巴瘤一般来说治疗(方案)比成年人所用的方案要强烈,像母细胞淋巴瘤一般按白血病的方案进行治疗,如果是弥漫大B和伯基特淋巴瘤,一般用的是短疗程,强度比较大,还要对中枢进行预防等一些治疗手段,主要的区别是这些。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