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慢性肾脏病饮食相关的文章有0篇:
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很多的并发症,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就是其中的一种。64岁的黄阿姨的一名透析多年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因出现丘疹瘙痒和不同程度的骨痛前来就诊。检查发现,黄阿姨属于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综合征,且有4颗甲状旁腺明显增大,遂决定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出院后黄阿姨瘙痒及骨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晚上也能一夜安睡,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到接近正常值。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值,可以作为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一共可以分为五期: 1、慢性肾脏病的期:肾小球滤过率大于90ml/min时。 2、慢性肾脏病的第二期: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ml/min之间。 3、慢性肾脏病的第三期:肾小球滤过率在30~59ml/min之间。 4、慢性肾脏病的第四期:肾小球滤过率在15~29ml/min之间。 5、慢性肾脏病的第五期: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 患有慢性肾脏疾病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判断准确的分期,给予对症的治疗方式,采取合理的方法控制疾病,避免疾病快速发展。
2021年7月,赛诺菲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诺维乐(碳酸司维拉姆)适应证扩展的申请,即批准其可用于控制血清磷≥ 1.78 mmol/L但并未进行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的高磷血症。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损伤或肾功能下降超过3个月,常见原因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等。慢性肾脏病基本病因较多,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关于尿里有泡沫和慢性肾脏病的关系,慢性肾脏病的预防以及慢性肾脏病的女性是否可以怀孕生孩子等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璠娜为我们做专项解答。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终末期患者的发生率,住院率均有明显提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慢性肾脏病多伴随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那么关于慢性肾脏病的概念,慢性肾脏病的分类以及慢性肾脏病的症状等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璠娜为我们做专项解答。
慢性肾脏病主要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超过三个月,并出现肾脏损伤标志的一种疾病。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夜尿增多,尿液中有大量泡沫,尿常规中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临床上为了准确的判断病情的进展程度,会根据相关检查将慢性肾脏病进行分期,接下来就请韶关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周兵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一下慢性肾脏病的检查和饮食原则。
慢性肾脏病是肾内科常见疾病,主要的临床特点就是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随着我国人群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若不能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医生和患者都需要熟悉掌握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知识,接下来就请韶关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周兵详细的为我们普及一下有关慢性肾脏疾病的知识点。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肾脏结构或者功能异常超过三个月的疾病,病变的主要标志有白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相关病变和临床检查异常,这一类的病人,无论有没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表现,都称为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这些年来患有慢性肾脏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缺乏相关知识有很大的关系。下面特邀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黄成文对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一、为何慢性肾脏病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达到10.8%。该病临床表现隐匿,早期不容易发现,当出现明显症状,病情常常不能根治。此时病人可能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甚至会听信民间偏方,盲目乱治,导致生命安全受到影响。那么,得了慢性肾脏病该怎么办?2019年11月13日,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举办的《慢性肾脏病科普》讲座中,该院肾内科刘庆华教授表示:得了慢性肾脏病,一定要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众所周知,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普通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命质量。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6.6% ~50.0%,随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其患病率明显升高。在IgA肾病患者队列中的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是肾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该作用独立于患者的基线eGFR水平。维持性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与腹透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均独立相关。为此,北京医院将举办“慢性肾脏病与糖尿病”主题讲座,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与。
慢性肾脏病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是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
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与其他危险因素相比,高血压发病率高,损害器官广泛,危险权重大。全球范围内,包括终末期肾脏病(ESRD)在内的慢性肾脏病(CKD)发病呈现显着上升趋势,成年人发病率约10%左右,主要的致病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动脉粥样硬化、慢性心力衰竭,其中以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高血压早期,筛查并干预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和进展,已经成为高血压靶器官保护的重要举措。为此,北京医院将举办“慢性肾脏病与高血压”主题讲座,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与。
慢性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饮食治疗是治疗慢性肾病的重要方法,但现阶段患者对肾病饮食知识的掌握不容乐观,已影响慢性肾病患者的治疗。为了让慢性病患者掌握更多关于慢性肾病的饮食知识,孙逸仙纪念医院特地举办"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指导"健康讲座,特邀肾内科专家现场互动答疑,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与!
有关调查表明,有近20%的肾脏病患者由于缺乏防治知识,等到首次就诊时发现病情已到了中晚期。特别指出,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得更为隐匿,多数患者起病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必须做好肾脏病的早期识别和防范。为了让民众成功掌握慢性肾病的识别技巧,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特地举办"慢性肾脏病人群早期识别"健康讲座,特邀肾内科专家现场互动答疑,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与!
最新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限制钠盐摄入有益于保护肾脏和心脏。
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中慢性肾病患病率约为10.8%,据此估计,18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2亿慢性肾病患者。为此,北京医院将举办“什么是慢性肾脏病”的专题健康讲座,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与!
3月9日是第12个世界肾脏日。作为“隐形杀手”,慢性肾脏疾病一般难以发现,一旦检查出来病情可能已经发展到尿毒症等严重的地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骏表示,据国内研究发现,我国有11%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病。若是发现尿中有异常泡沫,尿量、尿颜色异常,就要警惕肾脏疾病的侵袭。
最新数据显现,在未来十年内,慢性肾脏病增长率将超越17%。201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现,目前我国成人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为10.8%,总数高达1.2亿人,即均匀每10人就有1名慢性肾脏病患者,但知晓率只需12.5%。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两个肾,形如蚕豆,左右两个分布在腰部脊柱两侧。肾脏在人体中承担清除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骨骼强壮、调节血压等功能。据了解,慢性肾脏病(CKD)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已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为了唤起广大民众对慢性肾脏病的关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医健康学堂”携手肾病科举办“保养肾气,健肾强身”大型健康讲座义诊活动,为广大患者科普有关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知识,并现场进行义诊。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