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慢阻肺治疗相关的文章有192篇:
生活中各种肺部疾病很常见,这主要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很多人都有抽烟的习惯,对肺部的影响巨大,容易造成慢阻肺。慢阻肺非常危险,容易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还会在生活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反复发作。尤其是在季节更替的时候,引起严重症状的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呼吸系统。患者应该及时认识到慢阻肺的危害,并且长期控制。现在就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蔡绍曦来为我们讲解慢阻肺以及它的危害。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简称,这是破坏性肺部疾病,其主要表现是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喘息、胸闷气短和咳痰。慢阻肺患者需做好全方位护理和保健,避免使得病情加重,尤其是在秋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慢性常见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治疗的时候主要采用支气管扩张剂、镇咳祛痰抗氧化,病情严重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如果伴有感染,则需要抗感染治疗。那么就关于慢阻肺治疗药物的相关问题,有请聊城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蒋庆贺给我们做出解答。
慢阻肺的出现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长期气流受阻导致的,会对患者的肺泡功能造成长时间破坏,而且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由自身肺泡功能所决定。如果患者属于急性慢阻肺而且伴随有其他脏器如心衰、肺心病等疾病时,通常治疗和预后效果相对不理想,但如果只是单纯的肺泡破坏,而破坏情况能受到控制,其预后效果是较为理想的。接下来我们有请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主治医师谭勇文为我们详细讲解慢阻肺的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发生于有吸烟史的人群。由于中老年男性也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因此,很多慢阻肺患者同时也是高血压患者。慢阻肺确诊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吸氧、心理调适、饮食调节、加强锻炼等治疗方法。那么治疗慢阻肺的吸入药物对高血压有什么影响呢,为什么有些慢阻肺患者要长期家庭氧疗呢,针对这些问题,就有请云浮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刘红兵为我们做出解答。
据201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慢阻肺总患病人数为9990万,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相当于每五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一个慢阻肺患者。那么,得了慢阻肺应该如何治疗呢?在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应该如何护理?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林敏娟为广大患者指点迷津。
慢阻肺一种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它在医学上的成名被称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长时间接触一些有害物质导致肺泡发生异常以及呼吸气道受到影响,慢阻肺上发生的时候会有一些典型的症状,可能有大多数人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对于一些长时间吸烟或者是接受有害物体的人来讲,对于慢阻肺的症状要适当了解。
慢阻肺患者需要做肺康复吗?早期的病人很多是没有症状的,我们主要对中晚期的病人做肺康复,我们根据他肺功能的情况来给他治病,一般来讲走路是最简单的,然后就是徒手操,还有呼吸操、八段锦这些都可以。慢阻肺的病人通过肺的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生活能力,改善通气困难的状态。
慢阻肺病人可以运动吗?我们鼓励慢阻肺的病人,要尽可能地做力所能及的运动,特别是到晚期的病人,他们动一下就喘,而且他们会有一些骨骼肌的乏力。我们还是主张他要进行运动,包括散步、走路、做操、呼吸操这些,那他在运动的时候出现一些呼吸困难怎么办?首先要评估,评估病人的运动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慢阻肺的高发人群有哪些?它主要是暴露在一个有毒颗粒,或者是化学物质的气体环境,所以吸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包括二手烟、被动吸烟,还有一部分就是在这种工作场所的职业性粉尘的吸入,或者家庭通风环境不好,像大部分的家庭妇女发病的原因,是跟烧油烟有关。还有像环境空气的污染会使慢阻肺疾病发病率增高。
每年一到秋冬季节,雾霾频频来袭,45岁的吴先生常感觉呼吸道不畅,咳嗽不止还觉得胸闷气短,一直以为是感冒,自行去药店购买感冒药和止咳药,可病情并无好转,甚至恶化。直至昨天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患的是慢阻肺,根本不是感冒。
慢阻肺被誉为“沉默的杀手”,每分钟导致2.5人死亡。近年来我国慢阻肺患病率不断增高,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已非常迫切。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钟南山、王辰携手全国百名呼吸科专家,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山东、山西和湖北共10个省(市)同步开展慢阻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共同向慢阻肺"宣战"。由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指导、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慢阻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于11月16日上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大厅二楼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郑则广教授向广大市民朋友详细介绍了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至2020年可能上升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经多国倡仪,2002年11月20日正式成为慢阻肺日。为此,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创议组织(GOLD)倡议设立世界慢阻肺日,自2002年起,将在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举行世界慢阻肺日纪念活动。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以下简称为COPD)。据统计,目前我国慢阻肺患者约3800万以上,每年因该病致死人数约100万以上,即平均每分钟约有2.5个人因慢阻肺而死亡,被视作慢性呼吸道疾病中的重量级元老。那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与诱发因素有哪些?慢阻肺患者平时该怎么防治呢?下面为大家一一解答。
家庭医生在线医药前沿据每日健康新闻讯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运动可能有助于降低慢阻肺与渐进肺部疾病的人再次住院的风险。这项研究发表在4月9日美国胸科学会的年报上。
慢阻肺是一项有关肺部的疾病,因此肺部发生问题,但传统上就要“润肺”。实际上,慢阻肺的发生除了与肺燥有关外,还与脾虚湿盛、肾不纳气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从多个方面去推敲,得知正确的病因后再进行食疗。以下推荐数款病人容易吸收的汤水和粥类:
慢肺阻(COPD)是一个简称,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属于肺炎。但是一种肺部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并不包括慢性肺炎在里面。慢阻肺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所以一定在未发生的情况下进行预防,而预防慢阻肺主要就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
慢阻肺是一种不能完全治愈的病症,因此将这种疾病控制在稳定期或暂趋缓和。慢阻肺的治疗方法多样,选择的药物和方法也要根据个人的特性来选择,不同时期的病症也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用药。以下提供数点建议:
相同的疾病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些患者可能有这类症状,有些患者可能没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状。但是大多数人在发病初期都未引起警觉,而当出现了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已多属于中晚期。而很多大型研究都表明,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越差,病情越重,发生急性加重的可能性也明显增加。以下列出来的症状是比较常见的关于慢阻肺症状的表现,可供参考。
慢阻肺又称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肺部疾病,它包括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由于吸烟、空气污染等原因,目前全球40岁以上成年人中至少由10%患有该病,成为与艾滋病并列的第四大“杀手”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