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肺复苏护理相关的文章有0篇:
家庭医生在线: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在紧急情况下,CPR(心肺复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能够挽救许多濒临生命危险的患者。然而,许多人对CPR的正确操作流程并不了解,这可能导致宝贵的抢救时间被浪费。因此,本文旨在为大家详细介绍CPR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实施,挽救生命。
近日,在广西北海,一名61岁的男子在家中突发心跳停止,家人连忙拨打120,急救中心医务人员到场后立即对其进行心跳复苏,持续1小时的抢救后,男子终于恢复了心跳。据悉,经急诊ICU的抢救和康复,该名男子目前身体状况恢复良好、神志清醒,而且已经能够坐起来吃东西,跟别人正常交流,可谓是不幸中的大幸。医生表示,该名患者平时有嗜酒、抽烟的习惯,这次的急性心脏病发作,跟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所幸,心肺复苏及时,不然情况会非常危险。
约92%的呼吸心脏骤停患者在到达医院前死亡,但统计数据表明,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能够两倍甚至三倍的给予患者生存机会。救护车到达前的时间是黄金急救时间,能够在此时进行急救的通常不是医护人员,而是家人。如果更多人学会心肺复苏术,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胸骨下1/3,但为了快速确定位置可采取两乳头连线中点的方法。 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是最重要的操作。按压时,施救者需要一只手的掌根置于按压处,另一只手重叠在上面,保持手指交叉并翘起,使双肘关节与胸骨保持垂直,利用施救者上半身的重力快速的向下按压胸壁,按压频率要在每分钟100~120次左右,按压的深度要在5~6厘米左右,保持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同时放松时手掌不应该离开胸壁,要让胸廓有充分的回弹过程。按压后还应该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挽救患者生命。 通过实践数据证明,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操作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可以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心脏骤停4分钟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约有50%左右,虽然成功率不高,但是仍然有挽救病人生命的希望。 当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急性心梗、心力衰竭等疾病,或者出现于休克、中毒等情况,都有可能会引发心脏骤停的现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在几分钟之内就会发生死亡。 当身边人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导致晕厥倒地、呼吸异常后,需要立即拨打120,若患者没有呼吸则需及时做心肺复苏,快速用力按压患者胸部30次,再行两次人工呼吸,如此往复的循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可加大患者存活的几率,并且存活后的恢复情况会更好,越早开始急救,生存率就会越高。
心肺复苏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心脏急救方法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全民都应该懂得心肺复苏,这样当患者出现相应的心脏骤停等症状表现是可以随时随地的采取心脏急救挽救患者的生命。针对心肺复苏是否会引起骨折,以及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是否到位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梁子敬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心脏复苏和除颤仪是临床上两种常见的抢救方法心肺复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心脏按压来缓解心脏骤停的症状表现,除颤仪主要是通过相应的除颤仪器来有效解除心脏骤停的症状通过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针对使用除颤仪是否还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以及突然晕倒的原因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梁子敬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心肺复苏和除颤治疗是临床上两种常见的挽救患者生命的急救措施,对于很多患者临床上一般采用心肺复苏的情况方法进行抢救,对于心肺复苏效果不好的,还需要及时采用除颤的方法进行抢救,除颤最常用的器械就是除颤仪。针对为什么心肺复苏越早越好,以及AED除颤仪的含义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梁子敬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心脏骤停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心脏的症状表现并不属于疾病的类型,临床上能够引起心脏骤停的疾病类型是非常多的,对于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心肺复苏,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有缓解心脏骤停的情况,挽救患者的生命。针对家人晕倒后发现心脏骤停的处理方法,以及进行心肺复苏时的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梁子敬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心肺复苏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且在猝死发生时时间进行,往往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心肺复苏适用于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猝死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呼吸暂停、动脉搏动消失,如果在抢救的过程中患者恢复了脉搏和呼吸,那么代表心肺复苏起到了作用。针对心肺复苏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东院主任医师李玉杰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心肺复苏常见于对心脏病或无法进行自主呼吸患者的急救中,心肺复苏并不能盲目的直接对患者使用,一般需要先对患者的状态和病情程度进行判断,达到需要抢救的指征才进行施救,否则盲目的救助反而可能造成患者的损伤,在救助的过程中还需要严重按照标准进行才能有效救助患者。关于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就由韶关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邱翰忠为大家解答。
心源性休克通常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休克后患者无法保持自主呼吸能力,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当实施心肺复苏时需要严格的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某个步骤的遗漏都可能对病人情况判断错误或对患者造成损伤。针对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和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等具体问题,就由韶关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马君武来为我们进行讲解。
心肺复苏常见于对心脏病或无法进行自主呼吸患者的抢救中,该抢救方法有着一定的危险性,一般需要先对患者的状态和病情程度进行判断,达到需要抢救的指征才进行施救,否则盲目的救助反而可能造成患者的损伤。针对心肺复苏的具体部位和并发症等具体问题,就由韶关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马君武来为我们进行讲解。
一旦我们身边出现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出现心脏骤停的对象,在120急救到来之前,我们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也许会挽救一条生命。可是,什么是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怎么做?往下看看就知道。
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都是临床上用来抢救患者最常用的方法,能够尽快地挽救脑细胞在缺氧的状态下坏死,防止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由于缺乏相关的临床知识,很多患者都认为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属于同一种急救方法,接下来就请韶关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盘健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一下心肺复苏和人工区别如何进行区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意外发生的时候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而抢救生命也需要争分夺秒。随着人们对急救观念的提高,不少人都多多少少都了解到一些急救知识。9月14日,是世界急救日来临,家庭医生在线特采访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东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庞浩伟,请他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心肺复苏术”的疑惑。
家庭医生在线: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患有心脏类疾病的患者,很容易在生活中突发疾病。而当患者突发疾病时,不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救助的话,很容易造成患者的死亡。而心肺复苏是拯救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人对于心肺复苏这种方法只是听说过,对于其具体的操作步骤并不了解。
有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脏性猝死,而在面对心脏骤停患者时,很多人却不敢救、不会救。据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代表委员认为,在公众中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对于拯救生命至关重要。心脏骤停患者如得不到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患者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身边的亲人、朋友或者陌生人发生心脏骤停后,该怎么办?如何能尽可能挽救他们的生命?心肺复苏究竟要怎么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