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脏移植护理相关的文章有3篇:
心脏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涉及患者评估、供体匹配、手术过程、术后护理、并发症防治等方面。
影响心脏移植后恢复情况的因素有供体心脏质量、受体身体状况、免疫排斥反应、术后感染情况、生活方式与依从性等。
心脏移植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医疗手段,目前在医学实践中,使用猪心作为心脏移植的供体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涉及诸多因素,如免疫排斥反应、器官大小匹配、生理功能差异、伦理道德考量以及病毒传播风险等。
心脏移植是一项复杂且高风险的医疗手段,其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体心脏的质量、受体的身体状况、手术技术水平、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以及术后护理等。
今年31岁的阿玲(化名)是医院里的“常客”,从15岁次发作心悸之后,她便踏上了漫漫求医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宽QRS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一连串的诊断结果,在十多年里持续地折磨着阿玲,突然地昏厥让她游走在生死边缘,如何能找到一条通往“新生”的路径?心脏移植!
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迭代,人们对快速康复的需求越来越高,发源于胸外科领域的“无管”化技术,从单纯的胸部手术逐渐被更多外科领域吸收、借鉴与应用,其中,心脏作为外科中难度高、风险大的手术领域,在何建行教授的指导下,从先心封堵手术到心包囊肿、主动脉瓣置换等心脏疾病手术,成为“无管”技术新开发的领域之一,更有望实现心脏移植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的突破。
心脏移植术后的危险期一般是一周左右,甚至是会超过一周。 心脏移植主要是将健康的心脏移植到患者的体内,以此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适用于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虽然患者的心脏移植手术比较成功,但手术之后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期,而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危险期的时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本身的身体素质相对比较好,可能在一周左右度过危险期。但如果本身的身体素质相对比较差,或者原先的心功能严重受损,此时危险期的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通常会大于一周的时间。 患者手术之后还要定期监测自身的血压、血糖、体温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李叔在17年前接受了一次心脏移植手术,由于心功能衰竭,现年57岁的他面临着需要再次“换心”的巨大挑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郑俊猛教授团队为李叔顺利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心脏移植手术,据悉,这是全国罕见的二次心脏移植成功案例。郑俊猛教授表示,这标志着心脏移植患者生命长度将被技术进步而进一步延长,为心脏移植术后病友带来“心”的希望。
近日,一名年逾七旬的患者顺利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出院。据悉,这位患者是国内乃至国际上少数超过70岁以上成功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郑俊猛教授介绍,该例手术的顺利开展,为高龄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希望。
心脏就好比人体的发动机,终末期心衰也就意味着发动机随时可能会熄火,一旦熄火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此时心脏移植手术成了的解决方法。
心脏移植手术的方法,是将患者有疾病的心脏通过手术拿出来,再把捐赠者的健康心脏被重新缝合到患者胸腔位置的手术方法。通过手术来移植心脏的办法能够有效延长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的生命。心脏移植手术挽救了不少严重心脏疾病患者的生命,但在术后的预防和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前几天,朋友圈一则信息引起了医疗圈媒体的注意: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吴钟凯教授5天内主刀了3台心脏移植手术!这是个什么概念?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医院(简称新疆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为新疆首例“换心人”李庆仁操办了“庆生会”,祝贺他健康生活14年,再创新疆心脏移植术后生存新纪录。
人类心脏移植虽然开始于1967年,但仅在80年代初才被接受为终末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免疫抑制剂治疗和移植物处置的进展才使心脏移植成为可能,并导致了心肺移植的成功和不断发展。胸腔内器官移植逐渐广泛应用,使这种治疗方法在全世界许多中心得以开展,并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病人。据1994年国际心脏移植协会的登记,在257个移植中心,心脏移植手术累计超过30200例,而在1980年前,心脏移植总数不到360例,这进—步表明心脏移植术是在近期发展起来的。
据了解,心脏移植受者病因分布为心肌病80%,冠心病占10%,瓣膜病占2%,其他占8%。心脏移植手术可延长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病人的生命。大约80%的病人术后可存活2年。与其它器官移植手术一样,心脏移植手术的较大问题是移植排斥反应。如果移植排斥反应得到控制,病人的存活可达10年以上。术后病人需不定期地服用免疫抑制剂,当病人感觉身体情况好转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进行适当的日常活动。但必需避免剧烈的体力劳动。
遗传或先天心脏病是由于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小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占出生婴儿0.4%-1%, 代表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 要解决先天性心脏病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进行心脏移植。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下简称“中山一院”)小儿心脏外科成功为一名年仅4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心脏移植手术,专家在克服国内小儿心脏移植手术经验不多、术后抗排斥用药无可借鉴经验等难题后,顺利帮助患儿度过重重难关,近日可康复出院。据悉,这是华南地区成功施行的年龄最小心脏移植手术。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下简称“中山一院”)小儿心脏外科成功为一名年仅4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心脏移植手术,专家在克服国内小儿心脏移植手术经验不多、术后抗排斥用药无可借鉴经验等难题后,顺利帮助患儿度过重重难关,近日可康复出院。据悉,这是华南地区成功施行的年龄最小心脏移植手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九届“爱心日”大型义诊活动日前举行,黑龙江省尚志市的数学教师于文峰心脏移植后健康19年出席了活动,再次刷新亚洲心脏移植术后存活纪录。
大多终末期心脏病人宁愿大量吃药也不愿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专家称,对于一部分严重心脏病患者而言,单纯吃药治疗难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除了西医手术治疗,中医保护心脏健康,8种方法必不可少。大家一起看看保护心脏的八个方法吧!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