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
颈椎的退变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是其较好的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避免一些能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因素,可有助于防止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 1、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 运动是增强人体各项能力的常用方法。无论是颈椎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可以通过经常性参加身体锻炼,帮助活跃颈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强颈部肌力,提高颈椎的稳定性,从而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减轻颈椎相关症状。可以每日早、晚各数次进行缓慢地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颈部的运动,也可利用工作空闲时间来试着做颈部保健活动。 2、避免长期低头姿势 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尤其是银行人员、会计、白领人群、IT 工作者等伏案型人群更应注意。长时间低头这一体位会使颈部肌肉、韧带受到牵拉而形成劳损,导致颈椎椎间盘发生退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改善工作环境,如将桌面改为呈 30°角的平面工作台,这样可以减少伏案工作时颈椎的负荷。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休息一下,改变一下体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等。 3、颈部放置在生理状态下休息 科学的枕头垫置具有恢复颈椎的动静力平衡、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提高睡眠质量、降低肌肉张力,消除颈部肌肉疲劳等作用。一般建议成年人颈部垫高约10cm 为较佳,不宜睡高枕,因其会使颈部处于屈曲状态,结果与低头姿势一样。另外注意侧卧睡觉时,枕头要加高到头部不出现侧屈的高度。 4、避免颈部外伤 (1)运动时,注意保护颈部,以免遭受外力冲击导致挫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运动及游戏也会损伤颈椎,足球运动的顶球动作,就容易损伤颈椎;做倒立时,突然失手跌倒也容易伤及颈椎;两人相互用头顶撞的“顶牛”游戏,对颈椎也有损害;颈椎遭受打击、跌仆等多易造成颈椎损伤。 (2)坐车时,应系好安全带,以免急拐弯、急刹车时伤及颈椎。当人乘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突然发生撞车时,头颅由于受到惯性作用,先向前冲去,然后迅速向后反弹,即所谓的“挥鞭样”损伤,这种损伤对颈椎的损害较大,应注意避免。戴头盔驾驶摩托车的人,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常引起严重的颈椎损害。 5、避免风寒、潮湿,注意颈部保暖 (1)冬天天冷可以用围巾围住颈部,防止寒气侵袭。 (2)夏天注意不要让颈部直接对着电风扇、空调吹风。 (3)出汗后也不要使颈部直接吹冷风。 (4)如遇到淋雨受湿要及时擦干。 6、及早发现颈部异常并就医,避免病情进展。
一般预后
本病的治疗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主,疾病本身难以根除。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缓解,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能疗效较差,病情反复、不断加重。
危害性
1、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运动障碍等表现,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2、若不及时控制疾病进展,可造成不可逆转的神经功能损害等,有的患者可出现瘫痪。
自愈性
不会自愈。有的患者症状较轻微,可通过自行休息,恢复正常,但容易反复发作。
治愈性
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可得到一定缓解。
根治性
本病较难根治,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阻止疾病进展为目的。
复发性
本病有复发风险。
总述
患者要注意医生叮嘱的注意事项,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运动习惯等,有利于身体健康。手术患者要注意术后的处理。
心理护理
本病的病情可能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病人往往焦急不安、忧心忡忡,总希望能找到"灵丹妙药",一下子根除,或轻信江湖郎中的"家传秘方",胡乱进行按摩推拿治疗,甚至造成病情恶化。患者一方面应消除恐惧悲观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正确认识颈椎病,掌握相关护理知识,积极配合进行康复治疗。家属和护理人员也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术后护理
1、术后每2个小时更换体位1次,避免压疮发生,翻身时应维持头颈、脊柱形成一直线,不可扭转,改换成平卧及左右侧卧位。 2、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半天即可床上坐起,1~2天可下床活动,活动时要佩戴颈托。初次活动时,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在旁边给予协助,保护患者的安全。 3、给予患者流质饮食,食物应清淡易消化。
生活管理
1、应该选择合适的枕头和正确的睡觉姿势。姿势:睡觉时应选择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睡眠体位应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侧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可以弯曲,使全身肌肉尽量放松。睡觉时枕头的形状以两端高中间低为好,枕头不宜过高。 2、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部受寒,夏天颈部不能直吹空调或电扇。出汗或淋雨后及时擦干等。 3、纠正不良坐姿,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曲线。为了调整合适体位,应当适当升高或降低座椅以适应桌面。在办公室里座椅与桌面电脑形成合适的位置,从而让颈部不会太累。 4、一般学习或工作1小时左右就应该改变一下姿势或做一些缓慢而简单的头颈部转动的活动。如果要进行超负荷工作的时候,可以每过一段时间让颈部回到放松的状态,并向各个方向缓慢旋转颈部。 5、适当进行运动,但要避免颈椎的过度活动,以免发生损伤。病情监测 患者如有持续性疼痛,活动受限,经休息及保守治疗后仍不缓解或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