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环境、饮食、情志等因素相关,故预防应避免潮湿的居住环境,同时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调护、生活起居规律等,可有效防止痰湿体质形成。 1、避免久居湿地而感受邪气,应保持室内干燥,阳光充足。 2、衣被等应勤晒,以保持干燥。劳动或运动后避免汗出当风,不可立即用冷水洗浴。 3、日常饮食宜搭配合理,饮食不宜过快过饱,酒不宜多饮。 4、平时应加强生活调摄和精神调养,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心情舒畅。 5、平时可参加轻松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如散步、下棋等,培养乐观、愉快的心情。 6、可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一般预后
若尽早对痰湿体质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若未及时调理,容易引发糖尿病、卒中、眩晕、咳喘、痛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危害性
痰湿体质的人体内长期痰湿内蕴,肺、脾、肾生理功能失调,不利于正常的健康状态,且容易引发糖尿病、卒中、眩晕、咳喘、痛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治愈性
若尽早对痰湿体质进行干预,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以利于恢复健康的生理状态。
复发性
体质是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性,平时调理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如果引起痰湿的饮食、生活起居,情志等因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调护不当,可能痰湿体质不会变化,或改变后会重新形成痰湿体质。
总述
痰湿体质的人群需重视起居方面的调理和保养,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天顺时,做好调养。
心理护理
1、痰湿体质的人性格温和,并善于忍耐,忍耐过度可导致气滞郁结于胸,所以要注意保持心境平和、情绪开朗,使心情舒畅,避免体内各种郁积的发生或加重。 2、应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休闲、休假活动,以舒畅情志,调畅气机,改善体质,增进健康。 3、痰湿体质的人宜动不宜静,可选择欣赏欢快节奏的音乐、旅游、爬山、跳舞等项目,避免注意力长时间过度集中。
用药护理
1、遵医嘱用药调理,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2、痰湿体质的人不宜盲目乱用滋腻补品,以防湿浊留滞。 3、在服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和中药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此时配合一些健脾化湿的中药,就可以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
生活管理
1、居住及工作环境宜干燥,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宜选择坐北朝南的房间居住。 2、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以舒展阳气,通达气机。如散步、慢跑、空气浴、日光浴等。 3、长夏季节自然环境温度高,湿度大,要特别注意防止湿浊之邪的侵袭,不可过于贪凉,避免受寒雨淋。 4、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运动项目,强度不宜过低。一般体重较大,运动负荷强度较高时,要注意运动的节奏,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保障人身安全。 5、痰湿体质人要加强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应做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应在下午2-4点阳气极盛的时间。一般体重较大,运动负荷强度较高时要注意节奏,循序渐进。 6、衣着应透湿散气,有利于湿浊的发散。 7、对于体重超重、运动能力极差的人,应当进行游泳锻炼。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全身状况以及伴发症状,如有反常现象,并及时报告医生。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尿常规、血糖、血常规等检查,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