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脑卒中治疗相关的文章有203篇:
脑卒中又叫做中风,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类,是因人体大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造成血液不能正常流通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病变,根据患者发病原因的不同,其可以分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两种。关于中风的分期和检查,下面我们有请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主任医师梁天山来进行解答。
急性脑卒中是大脑血管出现异常导致循环功能障碍,引起患者出现肢体功能异常、意识受阻的疾病,脑卒中的患者通常很难恢复自主活动能力,即便是经过早期治疗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如手脚活动不协调、血液循环不流畅等症状,长期以往出现的并发症也会严重折磨患者。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和护理等方面的问题,下面就由韶关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谭诚来进行解答。
你可知我国国民大致死疾病是什么?是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根据世界中风组织的数据,全球每6人就有1人会罹患卒中,平均每6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在我国,每年约有200万脑卒中患者死亡;到2030年,中国预计将有3,100万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是一种现代发病率越来越高的疾病,这种疾病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的发病来势凶猛,而且基本找不要什么讯号。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死亡率均较高。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719~745.6)/10万,死亡率为(116~141.8)/10万,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明显加速,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脑卒中明显增加,并且存活者中50%~70%的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是提高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哪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呢?
时下各种保险成为人们规避风险的有力武器,而随年龄增大,脑卒中危险不断增加,所以其实我们的大脑也需要一些保险以防意外发生。大家应该多多储备关于脑卒中的知识。
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头3个月内,实践证明,脑卒中在发病的半年之内,是肢体功能恢复的较佳时期,切不可忽视,要重视合理的康复治疗,尽早进行。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以每年8.7%的惊人速度增长,年轻化也日趋严重,30岁至60岁青壮年卒中患者占所有卒中的1/3。
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对减少合并症,维持生命体征,防止病情加重,争取时间,进一步救治是十分重要的。发生脑卒中后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根据2015年10月25日,中国卒中协会首次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的脑卒中新发病例约为27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有130万,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位死亡原因。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即俗称的脑梗塞和脑出血。主要原因为代谢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和行为风险因素,如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脑卒中属于心脑血管病一种,心脑血管病已然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其中脑卒中导致的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目前我国卒中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一半的慢病负担是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去年统计了40家脑卒中筛查可防治基层医院,前半年的住院率23000多人里65岁以下的住院比例占了73%,以前都是七八十岁的人得卒中,现在三十、四十岁的卒中患者多的是,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口健康学院的流行病学家卡洛琳·杰克逊博士与吉塔·米什拉教授等人,对1万多名47—52岁的女性参试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在1998年到2010年期间,所有的参试者平均每3年接受一次有关身心健康的问卷调查。研究期间,共有177名女性发生脑卒中。进一步分析发现,参试者中约有24%的女性表示经常闷闷不乐、情绪不佳,甚至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与没有抑郁情绪的人相比,情绪低落的中年女性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增加2.4倍,发病率为2%,超过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排除了年龄、慢性病、体重超标等其他脑卒中风险因素之后,抑郁仍然会使中年女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9倍。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口健康学院的流行病学家卡洛琳·杰克逊博士与吉塔·米什拉教授等人,对1万多名47—52岁的女性参试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在1998年到2010年期间,所有的参试者平均每3年接受一次有关身心健康的问卷调查。研究期间,共有177名女性发生脑卒中。进一步分析发现,参试者中约有24%的女性表示经常闷闷不乐、情绪不佳,甚至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与没有抑郁情绪的人相比,情绪低落的中年女性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增加2.4倍,发病率为2%,超过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排除了年龄、慢性病、体重超标等其他脑卒中风险因素之后,抑郁仍然会使中年女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9倍。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素问》曾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平时有高血压,饮食上顿顿不离肉,特爱吃猪头肉之类的肥腻食物。“病从口入”这句话,可能真的有一定道理。如何从“吃”上预防脑卒中。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脑中风危害很大,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脑中风夺去宝贵的生命。但是,如果大家就只能够做到及时的发现脑中风,就能及时的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我国已成为脑卒中的发病大国。每年新发生的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患者已达370多万人次,而且发病率还在以每年13.5%的速度增长。据悉,我国脑卒中患者伴随高危因素中,高血压排在位,想要预防脑卒中,控制高血压刻不容缓。为此,6月2日广东省中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将开展“控制高血压,预防脑卒中”现场咨询及义诊活动。
脑中风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了解脑中风的症状对脑中风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哪些是脑卒中的症状呢?
脑卒中是中风的学名,为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属于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很多患者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偏瘫在床上失去了生活质量、人格尊严。
一般情况下,医生通过病史和体检就能作出脑卒中的诊断。体检可帮助医生确定大脑受损的部位。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1)常用于确诊,但这些检查要在几天后才能显示诊断。CT和MRI也可帮助排除由出血或肿瘤引起的脑卒中。当考虑急诊手术时,需作血管造影。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