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脑卒中康复相关的文章有66篇: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已经成为我国成年人残疾的最主要因素。脑卒中并发症有很多,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早期脑卒中的患者注意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肺炎,营养不良,随着卧床时间的增长,还会有褥疮溃疡,尿路感染等。同时由于长时间肢体不能活动,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以及癫痫,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的症状。针对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预防脑卒中的并发症。以及脑卒中的不可以完全康复的后遗症的问题。今天我们邀请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东院主治医师漆微韡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脑卒中是一种发生率较高,遗症也比较多的常见脑血管疾病,俗称中风。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因为缺血梗死或者出血压迫,发生功能障碍,产生偏瘫、视觉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目前脑卒中恢复期的治疗以抗凝为主,主要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等。此外,中医的中药和物理治疗,对脑卒中的治疗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随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主治医师张现伟,来进一步了解下什么是脑卒中吧。
脑卒中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脑血管的阻塞或者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的损伤,发生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促使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以及血管管壁弹性下降,这些因素均有可能引起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发生后要及时治疗,早期将血栓取出来或者溶解掉,解除栓塞症状,恢复大脑血供,后期以抗凝治疗,脑功能保护,康复治疗为主,促进受损脑组织功能恢复。下面就由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主治医师张现伟针对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法等问题作出解答。
脑卒中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出现脑卒中,会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生活,如不重视治疗和日常护理,甚至会有生命危险。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脑卒中带来哪些危害,患了脑卒中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脑卒中是很严重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夏季更易患病,所以中老年朋友尤其要注意,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脑卒中的防治: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血管病,是排名的国民死亡原因,卒中。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脑卒中发生率仍然在以每年近9%的速率上升,而且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死亡率也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防控形势仍非常严峻。那么,大家对脑卒中这种“头号杀手”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吧。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7000万人,每年因中风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2.45%。脑卒中一旦发生,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如何远离脑卒中,这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极高,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近年来,我国居民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近200万,占总死亡的22.8%,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平均发病年龄已经前移到61岁左右,其中近50%是40~64岁的中年人,造成大量的劳动力损失,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脑卒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如何预防和应对?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死亡率均较高。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719~745.6)/10万,死亡率为(116~141.8)/10万,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明显加速,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脑卒中明显增加,并且存活者中50%~70%的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是提高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哪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呢?
具有脑卒中史或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等)的人群,即为脑卒中高危人群,他们常有这样的疑惑:化验单上显示血脂处于正常范围内,还需要吃降脂药物吗?没有高脂血症,还需要降脂治疗吗?
脑卒中发生后的4.5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治疗及时与否,直接关系着患者的预后。大量临床经验表明,脑卒中虽然发病迅速、来势凶猛,但是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果患者及其家人能抓住脑卒中发作前的蛛丝马迹,就可以为患者抢回宝贵的急救时间。脑卒中的先兆症状是来自脑部瞬间血流骤变所发出的各种信号,据统计,共有40多种,归纳总结起来有八个方面。
脑卒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在这里一般指的是脑动脉系统的缺血或出血。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你了解脑卒中吗?从来没有哪一种疾病能像脑卒中一样,瞬间就可能让人失去生活的尊严:口眼歪斜,四肢麻木,甚至瘫痪在床……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脑卒中的认识误区。
脑卒中疾病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很多人被该疾病所困扰。而得了脑卒中要及时的治疗。那治疗脑卒中的偏方有哪些?
在患上脑卒中的时候我们千万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工作,因为日常护理工作对我们疾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日常的饮食是很重要的,那么脑卒中病人饮食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口健康学院的流行病学家卡洛琳·杰克逊博士与吉塔·米什拉教授等人,对1万多名47—52岁的女性参试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在1998年到2010年期间,所有的参试者平均每3年接受一次有关身心健康的问卷调查。研究期间,共有177名女性发生脑卒中。进一步分析发现,参试者中约有24%的女性表示经常闷闷不乐、情绪不佳,甚至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与没有抑郁情绪的人相比,情绪低落的中年女性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增加2.4倍,发病率为2%,超过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排除了年龄、慢性病、体重超标等其他脑卒中风险因素之后,抑郁仍然会使中年女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9倍。
炎热的夏天是中暑的高发时节,也是脑卒中的高发期,由于两者的症状颇有相似之处,常会使患者及家属错把脑卒中信号当成中暑,从而延误较佳治疗时机。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即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之为脑卒中;所以通俗地讲脑卒中有脑缺血和脑出血两大类。
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防治与不可防治的,老化与遗传基因就是其中不可防治的危险因素,把可控的危险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预防脑卒中。脑卒中可控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不运动、吸烟、肥胖、维生素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患有的一种疾病,中风发病急,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一般造成脑卒中的原因有哪些?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老年人脑卒中?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