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登革热传染相关的文章有81篇:
近日,登革热疫苗Dengvaxia获欧盟委员会(EC)批准,这是一种四价减毒活疫苗,适用于有登革热感染记录并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的9-45岁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预防由所有4种血清型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的登革热疾病。
潮州登革热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10月31日,潮州新增报告登革热病例仅为1例,自10月20日以来,潮州每天新增病例均为个位数,呈现多点零星散发的特点,大部分地区布雷图指数已降至安全水平。自8月22日报告潮州今年首例本地登革热病例以来,潮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卫生计生部门和基层同志全身心投入工作,在节假日期间仍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尽较大努力控制疫情蔓延。
9月15日电德国旅游医学中心警告,南欧登革热猖獗,去南欧观光得多加小心,小心不要让蚊子咬了。
台北9月13日电 (记者陈键兴、曹槟)台湾疾病管制部门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日全台新增426例本地登革热确诊病例,使今年入夏以来累计病例数增至9103例。
台北9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夏天以来,全台湾累计确诊登革热本地病例7453例,98.7%集中在台南市、高雄市和屏东县。鉴于疫情升温,本月9号台湾各地共新增581例本地登革热病例,其中台南市较高,有507例。台疾病管制部门人士介绍说,18例死因与登革热相关的病例年龄介于65至91岁,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冠状动脉疾病等慢性病,是感染登革热须密切关注的高危人群。
8月13日,省疾控中心网站发布近期登革热风险提示。专家指出,今年以来,由于东南亚等登革热高发地区疫情严重,广东输入病例数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同时广州白云区、佛山禅城区已于前期发生本地病例,今年本地病例发生时间较去年提前2个多月。近期,中山发生了今年广东本地登革热聚集性疫情,已报告本地病例8例,佛山南海区也发生了本地病例。
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警告称,广东输入病例数明显多于往年同期水平,蚊媒监测结果表明各地蚊媒密度明显上升,目前已进入登革热传播的高风险季节,疫情防控形势紧迫。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通报,广东中山发生首起本地登革热聚集性疫情。这4例确诊病例生活居住地之间距离仅约为200米,呈三角形分布,其中两例病例为一对夫妻,目前仍在发高烧,在当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据佛山市卫计局消息,佛山出现今年首例本地登革热病例,为一名46岁男性。患者目前在市一医院隔离治疗,已退热,生命体征平稳。
来自疾控部门的消息显示,目前广东省登革热疫情以输入性散发病例为主,而广州首例本地感染病例比去年提前了两个多月出现。随着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广州蚊媒密度将逐渐升高,登革热本地疫情发生的风险将逐渐升高。
近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在全省布控551个蚊媒监测点,监测结果提示广东存在14个传播风险高的区域,其中佛山市4个登革热潜在“高危区”大良就占3个。19日记者从大良街道办获悉,从上周五起,当地卫计部门分别前往城市居民区、农村居民区以及公园等地,进行蚊媒检测和登革热防控,经过多方监测,传播登革热疫情的元凶白纹伊蚊密度未超标。
“全国现已有19个省报告登革热病例67例,比去年同期增加20多例,且多以输入为主。随着夏季的到来,尤其南方雨水和蚊子的增多,登革热疫情回升的风险还是很大的。”负责疾控的中国卫计委官员10日在北京表示。
广东近两周(10月5日-10月19日)的登革热报告病例数,上周的日平均报告数比上上周减少了286例,报告病例总数比上上周下降20%(主要是广州、佛山)。昨日,省疾控中心表示,广东登革热疫情开始呈下降态势。
广东登革热疫情仍处于高发期,又恢复日增千例的态势。广东疾控机构17日通报疫情数据称,广东报告新增登革热病例1024例。截至17日零时,今年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35897例,累计住院病例14254例,死亡病例6例。其中病例数目集中最严重的广州已突破三万例,达30175例。
省卫生计生委网站10月2日通报,10月1日全省报告新增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1189例。截至10月2日零时,全省共有19个地市报告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16375例,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02.05%。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网站9月28日通报,9月27日全省报告新增登革热确诊病例777例;9月26日全省报告新增登革热确诊病例834例。截至2014年9月28日零时,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报告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10743例,累计病例数较去年同期(649例)上升1555.32%。
疾病新闻据《信息时报》摘录目前,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处于发病高峰期,疫情已经扩散到10个区94街,其中番禺、海珠、越秀疫情较为严重。11月份以后登革热发病病例会出现下降。市疾控已向各区发放快速诊断试剂,两个小时内能快速排查登革热。
登革热是有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为伊蚊,预防措施防蚊于灭蚊做好防蚊灭蚊,没有特效药。对于登革热患者除了听从医生的建议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可通过食疗帮助康复。
登革热是通过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群而引起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时,可将病毒吸入体内,当再次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导致被叮咬者发病。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登革热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于1979、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毒。
广东省卫生厅通报,近期发生在中山市黄圃镇的本地登革热疫情,截至前天报告病例数已上升至63人。登革热病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相关部门应该严防登革热疫情的传入和蔓延,较大限度消除疫情风险。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