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癌症注意事项相关的文章有568篇:
2022年2月27日,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版中国癌症报告——《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据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约406.4万例,新增癌症死亡241.35万例。相当于在中国,每分钟就有8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分钟就有5个人因癌症而死亡。
癌症是指由于机体细胞失去正常的调控,过度增殖而引起的疾病,也成为恶性肿瘤。过度增殖的癌细胞会侵犯周围的其他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者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分。癌症的发生分为致癌、促癌、发展三个过程,一旦确诊需要尽早治疗,癌症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若未经治疗,最终结果将导致死亡。那么关于癌症发生的前兆和自我排查及癌症的筛查方法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就有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邓晓芳为我们做出解答。
癌症多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具有生长迅速、侵袭性强,可以从原发部位播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等特征。据流行病学研究示癌症多没有传染性,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由化学、物理、生物、遗传等多种因素导致而成,不同的肿瘤,各种因素所产生的作用是有差异的。那么关于癌症的高发人群及预防癌症的方法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就有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邓晓芳为我们做出解答。
现在癌症的发病率变得越来越高,尤其是入夏之后,癌症患者的死亡高发时间段,在生活中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避免有太大心理负担,科学的搭配饮食。
虽然说癌症是各个年龄段都会出现的,但是用的来说,癌症在老年人身上比较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发生癌症,那到底为什么癌症容易在老年人身上出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癌症终究会不会遗传?这是不少人常向医师提出的问题。现在癌症的发作仍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开的谜,许多医疗实践发现,遗传要素在癌症的发作过程中确实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46岁的湖北襄阳宜城民警王世军躺在病榻上,忍着剧痛在手机里写下了1551字的遗书。与癌症抗争了305天后,2017年12月24日凌晨去世,如何延长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存期?
癌症,目前仍是人们谈起色变的疾患,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中几乎是较大的生命杀手。近些年,癌症的发生更加年轻化。那么,年轻人如何及时发现和预防癌症呢?
癌症早期症状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有些甚至会被误认为其他疾病,从而耽误治疗,抱憾终生。下面几种症状有可能是癌症引起,大家一定要重视。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这些血淋淋的数字让人更清楚地意识到:癌症其实就在你身边。根据数据显示,如今我国 每天约有1万人 确诊癌症, 相当于平均 每7分钟 就有一个人得了癌症。到85岁,一个人患癌累积风险为 36%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一生都有 超过三成的几率被癌症缠上。下面教你辨别癌症征兆,只要你多加留意,就能尽早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专家介绍说,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33%的癌症发生在肥胖人群中;其中,肥胖女性比肥胖男性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更高。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君石教授曾形象地说:“人们的腰围每增加1英寸,得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8倍以上。”肥胖诱发癌症,主要是因为肥胖者身上脂肪过多,就会刺激体内激素水平的提升,如脂肪细胞能释放雌激素,会增加女性肥胖者患乳腺癌的风险;腹部脂肪细胞则会促使人体产生生长激素,而这正是诱发多种癌症的关键所在。
近日,美国“男性健康”网站刊出了最容易侵袭男性的6种癌症的报警信号以及其容易混淆视听的错误预警症状,提醒人们时间正确判断癌症的蛛丝马迹。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最怕听到的一种“被判死刑”的疾病就是癌症。近几年来,癌症一直以其骇人听闻的发病率挑动人们的紧张神经。在我国,癌症的确诊人数直线上升:每年我国的新确诊癌症约312万例,相当于一天有8640人被诊断为癌症。对于癌症,较好的防控手段莫过于防患于未然,然而哪些人最容易得癌症?根据不同的人群、性别、喜好,你该预防哪种癌症呢?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不久前在《国际癌症杂志》上发布我国2003年~2005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生存数据,近日,这则“我国发布较大规模癌症生存数据汇总分析”的新闻引发网络热议。
疾病新闻据新民晚报讯:香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做运动不单有助预防癌症,亦可提升癌症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帮助他们以更佳状态康复。
结肠癌、肾癌、子宫癌,绝经期后患的乳腺癌和食道癌均为与肥胖有关的癌症。健康减肥、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才能把癌症远远地甩在后面。
近几年,癌症的发病越来越高,在高发环境下,癌症的预防成了重中之重。癌症的预防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比如,晒足够的太阳可以防癌,睡足够的睡眠也能防癌等等。
近来,微博上一张《舌尖上的癌症:那些增加或降低肿瘤风险的食物》图片热火朝天的被转播,到底舌尖上的癌症是不是真的,专家解读一下,舌尖上的癌症的可信度。
上海市进行的一项“万名癌症患者整体康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癌症诱因的自我分析中,36.6%的患者认为是过度劳累而诱发,7.1%的病人认为是工作压力过重诱发。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也指出,过度劳累容易诱发癌症,许多罹癌的人回顾发病前两三年,通常是身心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
预防癌症,使用化妆品需格外谨慎。正确使用化妆品远离癌症,很多女人生活都离不开化妆品,化妆品都是化学合成品,如果对化妆品使用不当或滥用,就会危害健康,甚至诱发癌症的。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