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隐翅虫皮炎护理相关的文章有0篇:
平日在公园散步时,如果飞来小虫子,大多人会下意识拍打,可是有一种虫子却不能拍打,否则容易引起皮肤的急性炎症反应,这种虫子就是隐翅虫,由隐翅虫引起的急性过敏也称之为隐翅虫皮炎。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薛汝增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隐翅虫皮炎会引起皮肤急剧的过敏反应,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会产生疼痛、皮肤溃疡等症状。
家庭医生在线:隐翅虫皮炎是什么?
人们在夏天难免会遭受炙热的阳光、运动出汗或者是吃一些生冷海鲜等食物而发生皮炎过敏等症状。经过研究发现,炎夏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皮炎是一种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它的发生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最常见的皮炎要数夏季皮炎和隐翅虫皮炎。
36岁的李先生随手拍死一只落在腰间的飞虫,谁料虫子身上的液体腐蚀了他的皮肤,长出一道长10多厘米的脓疱。昨日看病才知道,伤害他的叫隐翅虫,较好的办法是吹走。
隐翅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常栖息于草木或石下,以8~9月间活动最甚,昼伏夜出,在灯下飞行。虫体内毒液污染皮肤,即可引起急性皮炎,疼痛剧烈,重者可出现全身反应。
据新华网讯 当下正值春夏出游时节,隐翅虫开始大量繁殖,“隐翅虫皮炎”进入了高发季。而近期持续升温的天气,人们出行着装少而暴露皮肤比较多,给了隐翅虫“机会”。隐翅虫皮炎是由于接触毒隐翅虫体液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多出现于每年的春夏季,虫体含有强酸性的毒汁,当虫体被拍击、压碎的时候,毒液沾染皮肤,就会引起急性皮肤损害,发生隐翅虫皮炎。
皮炎是一种比较顽固性的皮肤科疾病,很多皮炎患者都被皮炎困扰着,那么患上皮炎应怎样预防,想必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和在意的问题,皮炎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皮肤出现脱皮、剥落、变厚、变色,及碰触时会发痒等现象。包括常见的夏季皮炎、隐翅虫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据《老年健康》报道,隐翅虫是一种蚁形小飞虫,长约3毫米左右,种类很多,其中有致病作用的是毒隐翅虫。隐翅虫昼伏夜出,趋光性极强,其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毒素。
夏秋之交,丰沛的雨水为各种蚊虫的孳生提供了理想条件,此时的蚊虫攻击性也更强。很多人为了少受蚊虫叮咬的折磨,在它们还没来得及“下口”之前,就将其拍死在身上。而实际上,这种做法会让你吃更多的苦头。 曾经有过这样的病例,一位女士看电视时感到一只飞虫爬上了脸,就随手一拍,把虫子拍死了,没想到不久后就感觉皮肤特别痒,而且出现了红肿。于是,就使劲挠了几下,结果把脸给挠破了。过了一天,挠破的地方有点化脓,全身出现了风团样的皮疹,并伴有发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刘永生解释,这种情况叫做“隐翅虫皮炎”。这种虫类身上带有的酸性液体,会使人产生水疱、脓包、过敏反应等。一开始并不是细菌感染引起,因挠抓才发生继发性的感染。因此,一旦发现有小虫落在裸露的皮肤上,应将其掸落,不要用手拍打,以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另外,刘永生提醒,蚊虫叮咬后一定要妥善处理,否则也容易引起继发性的感染、化脓、过敏等症状,甚至引起慢性皮肤溃疡。 在叮咬初期,蚊虫的毒液尚未扩散,只有小的红色水肿性丘疹,这时一定不要用手抓挠,抓挠虽然能暂时缓解瘙痒感,但会使毒液扩散,红肿更为严重,越抓越痒。这时候较好用碱性溶液来中和毒液,如果家中没有防虫咬的药水,可以用肥皂水或者唾液来代替。 如果红肿面继续扩大,表示毒液已经扩散,这时候肥皂水或者唾液就不会再起作用了。此时叮咬部位的皮肤温度很高,要对此进行抗炎和降低温度的处理。可以采用薄荷油、风油精来降低皮肤温度。最有效最方便的是用冰块来冷敷,能迅速缓解症状,防止毒液继续扩散。家里如果有马齿苋,可以捣碎敷在叮咬处,效果很好。 如果仍不能缓解,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皮质激素类软膏,服用抗炎抗敏的药物。刘永生表示,叮咬后最忌抓挠,而且一定不要挠破皮肤,以防引起继发性感染。一旦皮肤挠破,一些防虫咬的药水就不要再继续涂抹了。花露水也不能滥用,虽然它有清凉、止痒的作用,但不具有治疗功效,尤其对于一些皮肤敏感的人,花露水中的薄荷、樟脑等成分并不能改善局部的炎症,反而会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接触性皮炎。 刘永生提醒,搞好环境卫生,注意个人防护,少去郊外等昆虫多的地方活动。大蒜、B族维生素等物质在体内代谢后散发出的气味,也会驱赶蚊虫。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