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室间隔缺损鉴别相关的文章有1篇:
室间隔缺损婴儿吃奶困难主要是因为该疾病造成婴儿的身体过于虚弱导致,建议家长带婴儿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通过详细检查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改善。 室间隔缺损属于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通常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如果婴儿患有该疾病,通常会出现呼吸急促、劳力性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等症状,因此,会出现吃奶困难的情况。一般在确诊疾病后,建议采取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同时还要培养婴儿的吮吸能力,必要时采取奶瓶喂养的方式,让婴儿摄取足够的营养。 婴儿室间隔缺损通过手术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期间需要家长定期带婴儿做复查,随时了解病情恢复的情况。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疾病,可能和遗传因素、化学毒物、物理辐射、孕妇营养不良、孕妇病毒感染等原因有关,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通常和染色体异常有关,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有家族病史的孕妇在妊娠期间要加强产前检查,并改善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2、化学毒物:孕妇在妊娠期间如果经常接触化学毒物,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引起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妊娠期间要远离化学毒物,不要自己盲目滥用药物。 3、物理辐射:孕妇如果长期接触物理辐射线,比如在医院放射科工作,可能会增加胎儿致畸的风险。在妊娠期间要远离物理辐射场所,必要时可提前准备防辐射衣物。 4、孕妇营养不良:孕妇在妊娠期间如果过度挑食,可能会引起体内缺乏叶酸或维生素,会影响到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容易增加先天性间隔缺损的风险。平时饮食需要补充营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叶酸片、多维元素片等药物进行预防。 5、孕妇病毒感染:孕妇在妊娠期间如果感染病毒,可能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比如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等。妊娠期间要做好安全防护,病毒高发季节避免到人多场所,一旦出现病毒的感染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要多喝水促进排尿,有利于病毒的排出。如果病毒感染比较严重,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药物治疗,但药物剂量要严格遵医嘱。 对于较小的室间隔缺损,如果经过各种辅助检查,未发现心脏功能异常,也无典型的不良症状,比如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可暂时不做特殊治疗,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若室间隔缺损程度比较严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等。
室间隔缺损是分隔心脏两个心室之间的组织即室间隔某一部分缺损,室间隔缺损5mm一般并不严重。 室间隔缺损5mm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缺损,一般不太严重,但是需要注意,室间隔缺损大小并不是的影响因素,还应考虑与患者年龄、患者整体心脏状况等其他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室间隔缺损5mm可能对身体没有影响,但需要定期检查,避免出现不适症状。 如果大于5mm,或患者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心悸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平时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此类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多休息,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若发现有不适症状出现,需要尽快到心外科就诊。
先天性心脏病时间隔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多发生于胚胎发育时期,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左右,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心脏畸形并存。根据缺损的位置,可以将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分为室上嵴上缺损、室上嵴下缺损、隔瓣后缺损、肌部缺损以及共同心室5种。为了提高患者的存活几率,缓解患者症状,在进行临床治疗之前,必须要明确疾病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针对有关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临床问题,接下来就请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凌详细为我们做出解答。
8月18日,才出生两个月的女婴小小周(化名)却不得不接受"补心",经过仅1.5个小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小小周经过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张希教授团队的全力救治,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手术成功后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小小周恢复良好,即将出院。从相关文献记载资料来看,这是全球最小年龄的室间隔缺损微创手术。
右心室双出口的涵义为主动脉和肺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或一根大动脉和另一根大动脉的大部分起源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为左心室的出口。心室间隔缺损通常比主动脉口径大,仅10%的病例心室间隔缺损的口径比主动脉开口小,心室间隔缺损约60%位于主动脉瓣下方,30%位于肺动脉瓣下方,少数病例心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在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口下方的中间部位,极少数病例心室间隔缺损位于心室间隔的中下部与大动脉开口相距较远。
右心室双出口的涵义为主动脉和肺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或一根大动脉和另一根大动脉的大部分起源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为左心室的出口。心室间隔缺损通常比主动脉口径大,仅10%的病例心室间隔缺损的口径比主动脉开口小,心室间隔缺损约60%位于主动脉瓣下方,30%位于肺动脉瓣下方,少数病例心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在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口下方的中间部位,极少数病例心室间隔缺损位于心室间隔的中下部与大动脉开口相距较远。
右心室双出口的涵义为主动脉和肺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或一根大动脉和另一根大动脉的大部分起源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为左心室的出口。心室间隔缺损通常比主动脉口径大,仅10%的病例心室间隔缺损的口径比主动脉开口小,心室间隔缺损约60%位于主动脉瓣下方,30%位于肺动脉瓣下方,少数病例心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在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口下方的中间部位,极少数病例心室间隔缺损位于心室间隔的中下部与大动脉开口相距较远。
根据病史、体征、放射线和心电图检查,再结合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诊断室间隔缺损甚困难。然而确立诊断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根据典型体征、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等检查可以确诊室间隔缺损。但需注意当本病合并有动脉导管末闭时,后者的杂音往往被室间隔缺损的响亮杂音所掩盖,而易于漏诊;或者室间隔缺损为肺动脉瓣下型缺损时,由于左至右分流的血液直接流入肺动脉,致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易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故必要时可作升主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室间隔缺损的诊断:
小儿室间隔缺损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
膜周部和肌部的室间隔缺损均有自然闭合的可能(约占20%~50%),一般发生于5~6岁以前,尤其是1岁以内。肌部流出道型室间隔缺损不能自然闭合,且容易发生主动脉瓣脱垂。室间隔缺损出院后要注意随访和护理。
室间隔缺损是先心病的一种,先心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为预防先心病的发生,应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适龄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孕妇及其家属的作用。
室间隔缺损易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决定于缺损的大小。小型缺损,即所谓Roger病,多发生于室间隔肌部,可无明显症状,仅活动后稍感疲乏,生长发育一般不受影响。体检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听到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稍增强。
室间隔缺损约为先天性心脏病总数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发生率在Abbott统计1000例尸检中占5.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上海市胸科医院所分析的1000例先天性心脏病中,单纯室间隔缺损占23.1%,居第二位;根据上海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对1085例先天性心脏病分析的结果显示,房间隔缺损占位为21.4%,动脉导管未闭占第二位为21.2%,而室间隔缺损占与第三位为15.5%。这两个统计数字虽有差异,但均说明室间隔缺损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是常见的。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
室间隔缺损的病因主要是室间隔在胎儿期发育不全,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所引起的分流系自左向右,致使肺小动脉发生痉挛,产生动力型肺动脉高压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形成梗阻型肺动脉高压;缺损可发生在室间隔的任何部位。
体循环的动脉主干.行径:升主动脉起于左心室,至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移行为主动脉弓,弓行向左后至第4胸椎体下缘移行为胸主动脉;在第12胸椎体高度穿膈的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至第4腰椎体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高度分为髂内,外动脉。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