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肝炎的诊断:
1.1.组织病理学检查
慢性肝炎的基本病变为小叶内除有不同程度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外,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炎症常较明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根据其程度分别分为1~4级(G)和1~4期(S)。
1.2.辅助检查
1.2.1.生化学检查:
ALT和AST血清水平一般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为常用。
胆红素通常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但需与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所引起的胆红素升高鉴别。肝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常较高,且呈进行性升高,也可出现胆红素与ALT和AST分离现象。
凝血酶原时间(PT)也是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下降或球蛋白升高,表现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
甲胎蛋白(㈣明显升高往往提示HCC,故用于监测HCC的发生;AFP升高也可提示大量肝细胞坏死后的肝细胞再生,可能有助于判断预后。但应注意AFP升高的幅度、持续时间、动态变化及其与ALT、AST的关系,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HBV血清学检测:HBV血清学标志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 IgM,目前常采用酶免疫法(EIA)、放射免疫法(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或化学发光法等检测。
HBV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HB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情况或水平,主要用于慢性HBV感染的诊断、血清HBV DNA及其水平的检测,以及抗病毒疗效。
HBV基因分型常用的方法有:
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
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INNO-LiPA):
PCR微量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法:
基因序列测定法等。但目前国内尚无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准的HBV基因分型试剂盒。
HBV耐药突变株检测常用的方法有:
HBV聚合酶区基因序列分析法;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
荧光实时PCR法;
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等。
1.2.2.病原学检查:病毒性慢性肝炎有相应病毒血清学标志阳性结果,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如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线粒体抗体(AMA)、肝细胞膜抗体(LSP抗体和抗LMA),但病毒性慢性肝炎偶尔可测到某些自身抗体低浓度升高。
1.2.3.超声检查可供分度参考:轻度: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中度:可见肝内回声增粗,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肝内管道(主要指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重度:B超检查可见肝内回声明显增粗,分布不均匀;肝表面欠光滑,边缘变钝;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轻度狭窄、扭曲;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脾脏肿大;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2.诊断:
2.1.临床及组织学诊断
2.1.1.诊断依据: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5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
2.1.2.临床分三度:
轻度(相当于原慢性迁延性肝炎及轻型慢性活动肝炎):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组织学为G1~2、S0~2;B超示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
中度(相当于原中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组织学为G3、S1~3;B超示肝内回声增粗,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肝内管道(主要指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
重度(相当于原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和(或)AST反复持续开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除前述多件外,凡白蛋白≤32g/L、胆红紊>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为60%~40%、胆碱酯酶≤2500U/L.四项中有一项达到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组织学为G4、S2~4;B超示肝回声明显增粗,分布不均匀,肝表面欠光滑,边缘变钝,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轻度狭窄、扭曲,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脾脏肿大,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2.2.病原学诊断
2.2.1.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并有一种以上现症HBV感染标志阳性。即:
血清HBsAg阳性。
血清HBVDNA阳性。
血清抗一HBc IgM阳性。
肝内HBcAg和(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2.2.2.慢性丙型肝炎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血清抗-HCV阳性.或血清和(或)肝内HCVRNA阳性。
2.2.3.慢性丁型肝炎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血清抗-HDV IgG持续高滴度,血清HDVDNA持续阳性,肝内HDV RNA和(或)HDVAg阳性。
2.3.诊断要点
2.3.1.按病因分类.如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药物性慢性肝炎等;
2.3.2.按照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
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
2.3.3.并以组织学炎症坏死程度分级(G1~4级)。以肝纤维化程度分期(S1~4期)。
2.4.诊断
2.4.1.慢性迁延型肝炎:
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乙肝病程超过半年未痊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
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抗HBc IgM滴度低于1:32或阴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肝脏病理组织检查可出现三类情况:慢性小叶性肝炎主要是肝小叶内的炎症和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慢性间隔性肝炎主要是汇管区有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慢性门脉性肝炎门脉区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致使门脉区增大。
疑似病例: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3)+4)。
2.4.2.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痔,脾肿大或黄疸(排除其他原因)
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r-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抗HBc IgM滴度低于1:32或阴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肝脏病理组织学特征: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借助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慢活肝的病理改变以碎屑状坏死为主要特征,小叶内点状或灶状坏死,其至灶性融合性坏死以及变性和炎症反应。并侬据坏死程度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慢活肝。
疑似病例:1)+2)+3)+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5)或4)+5)。
2.4.3.重型肝炎;
急性重肝:
A.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黄疸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B.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
C.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D.HBV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
E.肝病理组织特点:有条件者可做肝活检,急性水肿性重型肝炎表现为严重的弥漫性肝细胞肿胀,胞膜明显,胞浆淡染或近似透明,细胞相互挤压呈多边形,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有少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的肝细胞间有明显的毛细胆管淤胆,急性坏死性重型肝炎表现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坏死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有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部分残留的网状结构中可见小胆管淤胆。
疑似病例:
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D或C+D。
亚急性重型肝炎:
A.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黄疸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
B.实验室检测: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17.1μ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C.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
D.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可见新旧不等的大片坏死和桥型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现象,可见大量增生的胆管和淤胆残存的肝细胞增生呈团,呈假小叶样结构。
疑似病例:A+B。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C或C+D
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2.4.4.淤胆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黄疸持续2~4个月或更长;
临床表现为肝内梗阻型黄疸,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型黄疸;
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r-GT,胆固醇明显升高;
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
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可做肝脏活检,其表现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并有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该细胞内胆色素滞留,肝细胞内出现小点状颗粒,汇管区有小胆管扩张及中性白细胞浸润等。
疑似病例: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疑似病例+4)+5)。
3.鉴别诊断:
首先应作病因学鉴别(病毒性、自身免疫性、药物性、酒精性等),根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此外,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3.1.隐匿性肝硬化:有乏力、纳差、肝区痛等病史,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鉴别有困难时须做肝活检或做腹腔镜检查。
3.2.非特异性反应性肝炎:系由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肝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和病理与慢性肝炎相似,通过了解原发病而鉴别。
3.3.肝炎后综合征: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后患者仍有乏力、食欲不振、上腹不适等症状,但肝功能正常,肝活检亦无异常发现。
1.慢性肝炎的诊断:
1.1.组织病理学检查
慢性肝炎的基本病变为小叶内除有不同程度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外,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炎症常较明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根据其程度分别分为1~4级(G)和1~4期(S)。
1.2.辅助检查
1.2.1.生化学检查:
ALT和AST血清水平一般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为常用。
胆红素通常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但需与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所引起的胆红素升高鉴别。肝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常较高,且呈进行性升高,也可出现胆红素与ALT和AST分离现象。
凝血酶原时间(PT)也是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下降或球蛋白升高,表现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
甲胎蛋白(㈣明显升高往往提示HCC,故用于监测HCC的发生;AFP升高也可提示大量肝细胞坏死后的肝细胞再生,可能有助于判断预后。但应注意AFP升高的幅度、持续时间、动态变化及其与ALT、AST的关系,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1.2.2.HBV血清学检测:HBV血清学标志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 IgM,目前常采用酶免疫法(EIA)、放射免疫法(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或化学发光法等检测。
1.2.3. HBV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HB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情况或水平,主要用于慢性HBV感染的诊断、血清HBV DNA及其水平的检测,以及抗病毒疗效。
HBV基因分型常用的方法有:
1.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
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
1.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INNO-LiPA):
1.PCR微量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法:
1.基因序列测定法等。但目前国内尚无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准的HBV基因分型试剂盒。
HBV耐药突变株检测常用的方法有:
HBV聚合酶区基因序列分析法;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
荧光实时PCR法;
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等。
(2)病原学检查:病毒性慢性肝炎有相应病毒血清学标志阳性结果,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如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线粒体抗体(AMA)、肝细胞膜抗体(LSP抗体和抗LMA),但病毒性慢性肝炎偶尔可测到某些自身抗体低浓度升高。
(3)超声检查可供分度参考:轻度: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中度:可见肝内回声增粗,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肝内管道(主要指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重度:B超检查可见肝内回声明显增粗,分布不均匀;肝表面欠光滑,边缘变钝;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轻度狭窄、扭曲;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脾脏肿大;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2.诊断:
2.1.临床及组织学诊断
诊断依据: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5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
临床分三度:①轻度(相当于原慢性迁延性肝炎及轻型慢性活动肝炎):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组织学为G1~2、S0~2;B超示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②中度(相当于原中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组织学为G3、S1~3;B超示肝内回声增粗,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肝内管道(主要指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③重度(相当于原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和(或)AST反复持续开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除前述多件外,凡白蛋白≤32g/L、胆红紊>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为60%~40%、胆碱酯酶≤2500U/L.四项中有一项达到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组织学为G4、S2~4;B超示肝回声明显增粗,分布不均匀,肝表面欠光滑,边缘变钝,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轻度狭窄、扭曲,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脾脏肿大,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2.2.病原学诊断
(1)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并有一种以上现症HBV感染标志阳性。即:①血清HBsAg阳性。②血清HBVDNA阳性。③血清抗一HBc IgM阳性。④肝内HBcAg和(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2)慢性丙型肝炎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血清抗-HCV阳性.或血清和(或)肝内HCVRNA阳性。
(3)慢性丁型肝炎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血清抗-HDV IgG持续高滴度,血清HDVDNA持续阳性,肝内HDV RNA和(或)HDVAg阳性。
2.3.诊断要点
按病因分类.如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药物性慢性肝炎等;
按照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
(1)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2)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
并以组织学炎症坏死程度分级(G1~4级)。以肝纤维化程度分期(S1~4期)。
2.4.诊断
(1)慢性迁延型肝炎:
1)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乙肝病程超过半年未痊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2)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
3) 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抗HBc IgM滴度低于1:32或阴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4)肝脏病理组织检查可出现三类情况:慢性小叶性肝炎主要是肝小叶内的炎症和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慢性间隔性肝炎主要是汇管区有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慢性门脉性肝炎门脉区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致使门脉区增大。
疑似病例: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3)+4)。
(2)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1)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痔,脾肿大或黄疸(排除其他原因)
2)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r-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3) 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抗HBc IgM滴度低于1:32或阴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4)肝脏病理组织学特征: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借助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慢活肝的病理改变以碎屑状坏死为主要特征,小叶内点状或灶状坏死,其至灶性融合性坏死以及变性和炎症反应。并侬据坏死程度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慢活肝。
疑似病例:1)+2)+3)+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5)或4)+5)。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肝:
A.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黄疸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B.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
C.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D.HBV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
E.肝病理组织特点:有条件者可做肝活检,急性水肿性重型肝炎表现为严重的弥漫性肝细胞肿胀,胞膜明显,胞浆淡染或近似透明,细胞相互挤压呈多边形,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有少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的肝细胞间有明显的毛细胆管淤胆,急性坏死性重型肝炎表现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坏死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有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部分残留的网状结构中可见小胆管淤胆。
疑似病例:
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D或C+D。
2)亚急性重型肝炎:
A.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黄疸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
B.实验室检测: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17.1μ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C.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
D.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可见新旧不等的大片坏死和桥型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现象,可见大量增生的胆管和淤胆残存的肝细胞增生呈团,呈假小叶样结构。
疑似病例:A+B。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C或C+D
3)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黄疸持续2~4个月或更长;
2)临床表现为肝内梗阻型黄疸,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型黄疸;
3)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r-GT,胆固醇明显升高;
4) 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
5)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可做肝脏活检,其表现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并有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该细胞内胆色素滞留,肝细胞内出现小点状颗粒,汇管区有小胆管扩张及中性白细胞浸润等。
疑似病例: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疑似病例+4)+5)。
3.鉴别诊断:
首先应作病因学鉴别(病毒性、自身免疫性、药物性、酒精性等),根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此外,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3.1.隐匿性肝硬化:有乏力、纳差、肝区痛等病史,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鉴别有困难时须做肝活检或做腹腔镜检查。
3.2.非特异性反应性肝炎:系由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肝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和病理与慢性肝炎相似,通过了解原发病而鉴别。
3.3.肝炎后综合征: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后患者仍有乏力、食欲不振、上腹不适等症状,但肝功能正常,肝活检亦无异常发现。
姜豪杰医生讲解:治疗老年哮喘的办法-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3姜豪杰医生讲解:过敏性哮喘怎么治疗方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3济南市治疗肺心病的方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3济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医院-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3王东洋院长详解:支气管哮喘和咳嗽的关系
2024-03-13济南气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3山东哪里治疗过敏性哮喘-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3王东洋院长详解:支气管哮喘哪里治疗好
2024-03-13王东洋院长详解:孩子得了支气管哮喘怎么办
2024-03-13山东治疗过敏性哮喘-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3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2023-09-27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
2023-09-27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教师培训(试讲)工作
2023-09-27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
2023-09-27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
2023-09-27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正式启用
2023-09-27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
2023-09-27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夺冠
2023-09-27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牌匾高血压达标中心高峰论坛同时举行
2023-09-27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举办第四届教师教学竞赛
2023-09-27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