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相关的文章有1篇:
尿糖阴性是正常的,尿酮体2+代表阳性,可能和饥饿、服用降糖药物、糖尿病、细菌性痢疾、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引起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1、饥饿:尿酮体属于尿常规检查的一个项目,可反映人体内脂肪代谢是否正常。人体在饥饿状态下身体当中的糖分不足,此时脂肪开始分解,可能会出现尿酮体轻微阳性的情况,但是尿液当中的糖分浓度并不会有变化。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 2、服用降糖药物:长期服用降糖药物不会导致尿糖异常,但是会影响细胞当中的糖分代谢,从而引起脂肪代谢率升高,出现指标阳性的情况。这属于药物的常见反应,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3、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有效消耗血液当中的葡萄糖,同时脂肪消耗量会有所增多,其分解后的产物进入尿液当中可造成尿酮体阳性,患者一般还会出现多饮、多尿、食欲增加等典型症状。患者生活中应适当运动,同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格列齐特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和志贺菌感染有关。病菌释放的毒素可引起人体产生腹泻症状,引起脂肪消化分解增加,也有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患者通常还会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黄连素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他啶等药物进行治疗。 5、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是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有机农药引起,病情发作期间人体消耗能量较大,可能会造成脂肪过度分解,对尿糖不会产生影响,但会引起尿酮体分泌量增多,从而出现阳性的情况。患者通常还会出现瞳孔缩小、呕吐、腹痛等症状,中毒之后应尽快进行洗胃处理。 出现上述现象后,应配合医生排除非疾病因素。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尽快配合医生针对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一般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是将特定的液体灌入胃中,将胃内容物排出的治疗方式。反复洗胃的原因主要有减少药物吸收量、降低农药毒性、清除残留农药等。 1、减少药物吸收量:通过洗胃可以减少有机磷农药被吸收到血液中的量,缩短农药在胃肠道停留时间,降低吸收率。 2、降低农药毒性:洗胃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液体,可以稀释有机磷农药在胃内的浓度,降低有毒物质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害。 3、清除残留农药:有机磷农药容易发生残留,洗胃可以尽量将未吸收的农药从胃腔排出,减少进一步吸收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起到增长急救窗口期、防止进一步损伤、监测农药排出量等作用。接触有机磷农药出现中毒反应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急救措施,避免影响生命安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有机磷农药短时间内大量进入到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胆碱酯酶通常会发生异常。 有机磷农药在和胆碱酯酶结合后,会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或完全失去活性,导致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间隙内积累,造成神经递质信号传导紊乱。胆碱酯酶活性在受到抑制后,无法及时降解和清除神经递质ACh,会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对神经系统过度刺激,影响到神经传导过程。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以遵医嘱使用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复方氯解磷定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碘解磷定注射液等。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