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宫腺肌病治疗相关的文章有28篇:
以为是痛经,没有想到是子宫腺肌病,更没有想到导致这个疾病的最终原因竟是陈女士年轻时曾有的4次人工流产。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我们熟悉的妇科疾病,它的出现对女性的影响也比较严重,导致的病因也比较多,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多方面进行预防。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的出现,让好多患者也会特别苦恼,我们在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后,一定要及时检查,而且也要区别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听起来很术语,想必很多人都不了解此病。但对与患者来说,不管了解不了解,寻求一种快速、有效治疗方法,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那么,治疗子宫腺肌病有哪些方法呢?请听听下面医院专家的介绍。
正常情况下子宫肌层内可有少许子宫内膜组织,当内膜侵入肌层达一个高倍视野以上时即为子宫腺肌病。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15%-45%患者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对于妇科病中的子宫腺肌病,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们都不太了解它的危害有哪些,从而在自己患病的时候也是不管不问的,这样的结果只会更加的糟糕,给身体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这样对身体的康复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说起子宫腺肌病,它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甚至会造成不孕的后果,为此,希望女性朋友都能够重视起来,在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争取在时间里治疗,减小自己所受的痛苦,下面就看看它的危害有哪些。
生育状况 子宫腺肌病在已生育过的妇女较未生育过的妇女多见。故多认为妊娠和分娩时导致子宫壁的创伤使子宫内膜和间质能向肌层内生长,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但也有报道子宫腺肌病也可存在年轻未生育的妇女及不孕妇女。
当子宫内膜弥漫地入侵子宫肌壁时称为子宫腺肌病。如入侵的子宫内膜仅局限于子宫肌层的某一处,引起该处的平滑肌细胞极度增生,形成球体时,有人称之为子宫腺肌瘤。以上两者均属于宫内膜异位症。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未超出于宫的范围,故又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之所以子宫腺肌病越来越多,一是近年来这个病逐渐高发;二是因为过去医学界对这个病的定义不清晰,诊断也并不明确,使得许多人以为自己是患上了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其实,从发病机理、发病部位到治疗手段上,子宫腺肌病都有其自身的特性。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也伴有痛经,同时在盆腔可触及包块,不活动,子宫正常大或稍大,后倾固定,B超检查可见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并结合临床症状则可诊断。
CA125检测:CA125来源于子宫内膜,体外实验发现内膜细胞可以释放CA125,且在子宫内膜的浸出液内有高浓度的CA125,Kijima在子宫腺肌病的内膜腺体中测出CA125,且浓度高于正常的内膜腺上皮细胞。其诊断标准为35U/ml。Halila等以同样的标准却不能诊断子宫腺肌病。CA125在监测疗效上有一定的价值。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然而并非人类所特有,许多动物如灵长类、啮齿类的子宫也会出现类似改变,其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为它多见于已婚已产的妇女,所以,一般认为和妊娠、刮宫、人工流产及分娩有密切关系。子宫腺肌病约20%~5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30%合并子宫肌瘤,合并盆腔炎症者也很常见。
关于“女性治疗子宫腺肌病需要做哪些检查”?这也是许多患者所比较关心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治疗疾病之前是需要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检查进行确诊的。子宫腺肌病也是如此,那么治疗子宫腺肌病需要做哪些检查呢?来看看医院专家是如何介绍的吧。
子宫腺肌症(肌腺症)是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壁内的引起的一种子宫壁内周期性出血的疾病。对于子宫腺肌症一般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持续痛经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痛经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妇科专家称持续痛经可能是腺肌病,下面有专家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存在于子宫肌层中,周围基层细胞随之出现肥大和增生的疾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最主要的症状是痛经。子宫腺肌病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许多学者认为它属于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可能与多次妊娠、分娩、过度刮宫及剖宫产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凡是30岁以上的经产妇,若出现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或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症状时,可能是患上了子宫腺肌病,应尽早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症关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学 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子宫腺肌病、直肠阴道间膈异位结节与盆腔内异症系两个不同的概念,组织学研究证实,二者有不同的来源, 子宫腺肌病与直肠阴道间膈结节系来自间皮细胞化生(metaplasia),而盆腔内异症则由内膜细胞的异位种植形成。有学者认为,子宫腺肌病与抑癌基因bcl-2的表达显著增高、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有关。
痛经是女性的一种常见病,但如果是在生育或人工流产后出现的痛经,而且痛得无法忍受甚至到了想自杀的程度,这问题可就严重了,很可能是患了“子宫腺肌病”。
子宫由内向外分为三层,最内层是柔软的黏膜组织,就是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就形成了月经;中间是厚厚的肌肉层,最外面是浆膜层。 痛经是女性的一种常见病,但如果是在生育或人工流产后出现的痛经,而且痛得无法忍受甚至到了想自杀的程度,这问题可就严重了,很可能是患了“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子宫腺肌病是因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的良性病变,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和子宫肌层外部的“外在性”或盆腔内(如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以往约80%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是40-50岁的妇女,多数是有严重的临床症状(例如明显逐渐加重的痛经)而找医生就诊,医生在做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发现子宫“均匀性”增大从而诊断子宫腺肌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经产妇。但是随着每年参加体检的妇女越来越多,也随着近年B超,脉冲多普勒、彩色血流成像图、彩色功率成像图,以及彩色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彩超)的越来越普遍使用,医生在体检的妇女和就诊的病人发现更多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腺肌病患病率在不断上升,近年也发现有20%左右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是在完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通过常规体检发现的。据统计,在接诊的不孕症患者中大约有10%左右是不同程度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在接诊的痛经患者中有30%左右是患子宫腺肌病患者,在接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有25%左右也同时患有子宫腺肌病。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