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房颤危害相关的文章有57篇:
冠心病在临床上主要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冠心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还会合并一些心律异常的改变,比如房颤。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任医师程康林,为我们讲解冠心病房颤好治疗吗?房颤冠心病日常药物有哪些?
房颤患者的典型症状可表现为心悸、乏力、气短、头晕眼花甚至昏厥等。由于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至全身,可能会引起脑卒中或者肢体动脉栓塞,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患者发生房颤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除了进行相应的规范治疗外,在生活及饮食上房颤病人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房颤的病人在生活及饮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我们邀请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小明为我们作关于房颤病人生活及饮食上的注意事项方面的详细解答。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大多发生于心脏有显著病变的人。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每种方法均有其相应的适应症。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那么治疗房颤的药物有哪些呢?长期用药物治疗房颤有什么副作用呢?下面我们请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小明为我们做关于房颤药物治疗方面的详细解答。
说起房颤,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要说卒中,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其实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不齐,大约四分之一的人一生中都会出现房颤,而房颤又会增加患上卒中的风险。据了解,房颤患者相比于普通人,患上卒中的几率大了足足五倍。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郑东诞副主任医师表示,要想预防卒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排查和治疗房颤。
大概在2009年我国就开展了房颤的随访调查,目前我们全国整体人群的房颤发病率大概占到接近1%,相当于 13亿人口中就有1300万人是房颤患者。这么庞大的房颤人群应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提高大家对房颤疾病的认识。因此,家庭医生在线有幸邀请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宋旭东教授讲解关于房颤疾病的相关问题。
2018年6月6日,在“中国房颤日”这个特殊日子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该院南院区举行房颤俱乐部揭牌仪式,并开讲健康大讲堂。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房颤”这个词。前几天网上有条消息说,一个小伙子求婚时紧张,突然感到心慌不适,后来居然晕倒了。到医院一检查,是“房颤”了。那“房颤”又是怎么回事呢?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一种房性心律失常。注意,房性、心律失常。按现在网络的说法是,圈起来,要考的。
房颤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一个隐匿的疾病,部分房颤患者症状不明显或完全无症状,患者常常会因诊断不及时未得到合理的治疗,从而加重病情。尽管在我国,不管男性或是女性的发病率都偏高,而女性比起男性的发病风险还是更高的,应当更加小心预防。那么要预防房颤发生,在平时的饮食上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房颤,是指心跳不规律,长期的心率增快和心房收缩功能丧失,会导致心功能不全;另一方面,因心房、心室之间收缩的不协调,可致心脏的射血能力降低30%。如果病人原来就有心功能不全,病情会进一步明显加重。房颤,还是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在没有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时,房颤可使死亡率增加1倍;合并心衰时,房颤患者比没有房颤患者死亡率男性增加2.2倍,女性增加1.8倍。
医学上的心房颤动被简称为“房颤”,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跳的非常不整齐,让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发生时有哪些症状?心房颤动发生的时候有一部分患者他是没有症状的,我们叫无症状性房颤。还有一部分患者他是有症状的,通常来讲,病人发生房颤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心悸,也就是老百姓所讲的心慌。另外还有胸闷、胸痛,有的人觉得胸部总是感觉不舒服,这些都是房颤发生的一些表现。
心脏出现房颤多年竟浑然不知,结果引发大面积脑梗才到医院救治;查出患有房颤却不以为然,不料突发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到医院……很多患者因房颤诊治不及时,而导致严重后果。其实,有没有房颤查个心电图就可知道。一旦发现患有房颤,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防患于未然。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主要特征是心房丧失了有效的节律,导致心房极不规律地颤动,可以快到每分钟300~600次,失去了心房正常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者容易出现脑卒中,是因为心房没有有效收缩,血液会淤滞和凝聚。左心房有一个重要的结构是左心耳,这个地方会附着一些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到脑动脉,就会出现脑卒中。
房颤的常见病因和诱发因素,除了高龄以外,还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中,高血压和心脏病是未来在国人中引起房颤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增加房颤危险。如果每天饮酒超过36g或多于3次,房颤的发生危险会增加34%。其他的诱发原因还有手术、电击、肺栓塞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房颤实际的患病率可能被低估。如果患者没有症状或者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很少,可能不会注意到自己发生了房颤。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规律的,并根据机体代谢的需要以不同的频率跳动,睡眠和休息时较慢,而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则较快。心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出现了异常被称为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是由于心房的电活动紊乱引起。其实心房颤动这几个字已很好地描述了这一疾病,颤动就是没有规律的快速跳动。房颤时心房以每分钟350-650次的频率不规则跳动,心房失去了协调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使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无力以及焦虑等症状,并伴有脉搏不规则和快慢不一。少数房颤患者也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只是在体检或有房颤相关并发症时才发现。
近年来,受到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他因素影响,我国已成为房颤的患病大国。有研究表明,我国有超过1000多万房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
医学上房颤是和冠心病机理不同的两种心脏疾病,多数患者的房颤其实和冠心病并无必然联系。医学上称房颤为“沉默的健康杀手”,房颤的危害及治疗的必要性不取决于患者症状的轻重。有些患者不懂医学,就认为只要是心脏出的问题,都是冠心病的事,而治疗按冠心病进行治疗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平常所说的房颤,就是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约有230万心房颤动患者,我国心房颤动患者估计在1000万以上。心房颤动主要是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70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患病率高于5%。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未来心房颤动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房颤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房颤患者的心脏容易形成血栓,然后血栓脱落后,会造成脑梗塞,房颤是脑卒中最危险的独立危险因素,20%的中风事件与房颤有关。房颤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不一,短者仅数秒,可频频发作,长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发生房颤时,患者的心房快速且无规律地跳动,心跳速率可达120~150次/分,而正常的心跳则在60~100次/分。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很多人对房颤缺乏了解。那么房颤的症状特点有哪些?主要包括以下6种症状: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