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治疗:乳房肥大可以通过乳房缩小术进行矫正,并可同时整复乳房松垂。
1.手术内容:虽然乳房缩小整形术的术式已达数十种,但任何一种术式都应包括三个基本内容:①乳头、乳晕上移至正常位置。②切除过多增生的乳腺组织。③切除松弛、过多的乳房皮肤、皮下组织,塑造出半球状的乳房。对于轻、中度肥大的青春型乳房肥大,应尽可能保留乳腺导管的畅通及完整,以保持乳房的泌乳功能。
通过乳房缩小整形术塑造的新乳房应该是:位置恰当、大小适中、两侧对称、形态良好;乳头、乳晕感觉良好,瘢痕不明显,尽可能保持泌乳功能。
2.术前准备:
2.1.全身状况良好,无重要器官的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2.2.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使他们对手术结果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
2.3.中、重度乳房肥大患者,配血200~400ml。
2.4.专科检查
患者在坐位情况下,记录乳头位置、乳头与胸骨切迹中点的距离、乳头与锁骨中点的距离;测量乳房下垂的程度,即乳头下降离乳房下皱襞中点的距离,测量乳房中点的胸围和乳头中点的胸围,测量乳头及乳晕的直径。
2.5.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术前照相记录,包括正位和左、右侧位及左、右斜位。
2.6.新乳头、乳晕的定位
确定新乳头、乳晕应处的正确位置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术后乳房的高度和形态。一般患者取坐位,以乳房下皱襞在乳房表面的投影与锁乳线的交点作为新乳头的位置,并同时参考双侧上臂中点的连线与锁乳线的交汇点和第5肋间水平与锁乳线的交汇点两种方法,来综合判定新乳头、乳晕的正确位置。
3.乳房缩小术:虽然乳房缩小术的术式较多,但经过整形外科医师们的长期临床应用和体会,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水平双蒂法、垂直双蒂法、双环法、垂直单蒂法等。改良水平双蒂乳房缩小整形术和改良法垂直双蒂乳房缩小整形术(McKissock法)是应用广泛的经典乳房缩小术,具有设计操作规范、易于掌握的特点,可用于乳房肥大、乳房下垂或双侧乳房不对称者。但美中不足的是术后乳房下面留有“Y”形瘢痕(三瓣法)或“T”形瘢痕(二瓣法),另外,术后乳腺导管常被切断,泌乳功能失去。
3.1.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垂直双蒂乳房缩小整形术(McKissock法)
是在乳头、乳晕的上下方各带一个组织蒂,切除乳房下部的腺体组织,塑造半球形乳房。本法组织血供好,较少发生乳头、乳晕坏死,但术后留下明显的“倒T”形瘢痕,泌乳功能受到影响。
但对于特大乳房及严重的乳房下垂,即使应用垂直双蒂瓣,也很难保证乳头、乳晕移植后的血供。这时只能采用乳头、乳晕全部切下后游离移植。
3.1.1.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适应证:多适用于中、重度乳房肥大,或乳房下垂的矫正。
3.1.2.操作要点
3.1.2.1.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手术设计
A.新乳头定位:患者取坐位,以乳房下皱襞在乳房表面的投影与锁乳线的交点作为新乳头的位置。此点距锁骨中点的距离约为18~22cm,并与双侧上臂中点的连线同高。以新乳头为中心,3.0cm为半径画圆,该圆的上2/3弧将作为新乳晕的周长,术后新乳晕直径大约为4.0cm。
B.垂直双蒂皮瓣:从新乳头开始,向下经过原乳晕的两侧达乳房下皱襞设计双蒂皮瓣,使下方蒂的宽度约6.0~7.0cm。
C.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乳房内、外侧皮瓣:由新设计的乳头中点,向内下、外下方各做一条与垂直线呈30°~65°夹角的线段,长约8.0cm,作为乳房缩小后下半的中线。然后再从这两条线段的终点分别向乳房下皱襞的内、外侧终点画弧度向上的弧形线,在乳房内下方和外下方各设计一个可旋转移植的三角形皮瓣。内、外侧皮瓣之间的夹角,可根据乳房肥大程度及皮肤松弛情况来确定,一般宜控制在60°~130°之间。术前以锁乳线为中心,在其两侧用拇、食指对捏乳房下部的皮肤,在无明显张力情况下靠拢,则拇、食指与新乳头之间的夹角即为乳房内、外侧皮瓣之间的夹角。
D.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乳房下三角形皮瓣:在乳房下皱襞中部设计一底边为2~3cm的等腰三角形皮瓣。在乳房皮肤切除后将其插入到乳房内、外侧皮瓣之间,以减少两皮瓣对合时张力,使伤口愈合良好,减少伤口裂开的机会。
3.1.2.2.麻醉:高位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可用0.25%利多卡因溶液加1:10万肾上腺素做局部浸润,以减少出血。
3.1.2.3.去表皮:在垂直双蒂皮瓣范围内保留半径为2cm在原乳晕区,将其余区域去表皮。为便于去表皮操作,减少术中出血,可在乳房根部用橡皮管结扎,使乳房皮肤绷紧。更简便的方法是先行局部浸润使去表皮区肿胀,然后,用手术刀将此区表皮切成宽约0.5cm的长条状,用眼科剪逐一剪除,此法快捷而且出血极少。
3.1.2.4.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制作双蒂组织瓣:沿设计的垂直双蒂皮瓣两侧切开,深达胸肌表面,形成带真皮下血管网的垂直双蒂乳头、乳晕腺体-真皮组织瓣。
3.1.2.5.切除腺体,缩整乳房:在垂直双蒂皮瓣两侧、乳房内、外侧旋转皮瓣与乳房下皱襞之间切除多余的皮肤和乳腺组织。原乳晕上移至新乳晕处,垂直双蒂皮瓣向上折叠固定于肋骨膜或胸肌筋膜上。乳房内、外侧皮瓣向下方旋转缝合于乳房下皱襞上的下三角形皮瓣处,内、外两侧皮瓣的相对缘缝合形成乳房下半中线,最后将两皮瓣的下缘与乳房下皱襞切缘缝合,完成乳房的缩小及半球形乳腺实体的塑形。切除时,皮肤切开后用电刀切开,以减少出血。
3.1.2.6.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缝合创口:分别进行筋膜层、皮下层及皮肤组织缝合。为减少瘢痕,可采用皮内连续缝合。
3.1.2.7.术后包扎:置负压引流,以松软的外敷料包扎定型。
3.2.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双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
本法以乳头、乳晕为中心设计内、外两环,经外环切口向内、外、上三个方向切除多余的乳房腺体,然后将乳房下部组织向外上方旋转,重塑半球形乳房。
3.2.1.适应证:适用于轻、中度乳房肥大、下垂者。
3.2.2.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操作要点
3.2.2.1.手术设计:患者取坐位,确定新乳头的位置(方法同McKissock法)。新乳头上方2cm定A点为新乳晕上缘,锁乳线上距乳房下皱襞中点向上5~7cm定B点。患者平卧,将乳房轻轻上托至正常位置。完全展开乳晕皮肤,以原乳头O点为中心,半径2cm画圆,作为内环线。在第4肋间水平前正中线向外9~11cm定C点。继续沿第4肋间水平向外定D点,使OD=OC。弧形连接ABCD四点,作为外环线。一般为椭圆形或圆形。于外环外侧向腋中线画“S”形辅助切口线,切口外侧最高点与外环高点平齐,中间最低点与乳头平齐,内侧向上与外环延续。单侧乳房肥大者,设计时应参考健侧乳房的相关数据。
3.2.2.2.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麻醉:同McKissock法。
3.2.2.3.去表皮,形成真皮帽:去除双环形切口线间的表皮,形成真皮帽。良好的真皮帽不但保证了乳头、乳晕的血供,还可用于剩余乳腺组织的悬吊、固定。
3.2.2.4.剥离皮肤乳罩:沿外环切口线及乳房外侧弧形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紧贴乳腺腺体表面向上、外、下三个方向剥离至腺体边缘,形成皮肤乳罩,保留内侧的皮肤与腺体不作剥离。
3.2.2.5.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切除多余腺体:楔形切除多余的腺体组织,使剩余的腺体呈圆锥形。被切除的腺体可位于上、下方或外侧,可以是单一区段切除,也可以是多区段切除,但以下方腺体切除较为常用。
3.2.2.6.真皮帽固定、塑形:提夹真皮帽,上移剩余的腺体,均匀将剩余的乳腺组织向胸壁正常位置提紧,在上、外、下三个方向将真皮帽固定在胸肌筋膜或肋骨膜上。上方在第2肋水平,外侧在腋前线,下方在乳房下皱襞处。
3.2.2.7.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缝合皮肤乳罩:将乳房外侧弧形切口上、下缘的皮瓣向相旋转,以调整乳房形态和高度,缩小内外环的距离。真皮水平荷包缝合,收紧外环,使外环缘皱褶细小均匀,直径与内环相等。最后将内外环皮缘对位缝合。切除乳房外侧皮瓣的多余部分,分腺体、皮下、皮肤三层缝合伤口。为减少瘢痕,皮内可采用连续缝合。
3.2.2.8.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术后包扎:置负压引流,以松软的外敷料包扎定形。
王东洋院长详解:季节性哮喘的预防和治疗
2024-03-14王东洋院长详解:患者信赖的哮喘病医院
2024-03-14王东洋院长详解:治疗季节性哮喘的品牌医院
2024-03-14王东洋院长详解:季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
2024-03-14哮喘患者如何应对季节性发作-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4董茂利院长讲解:治疗肺气肿的办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4山东省支气管哮喘怎么治疗方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4济南市气管炎哪里治疗好效果怎么样-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4济南老年哮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4山东去哪个医院治疗慢阻肺好-济南哮喘病医院
2024-03-14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2023-09-27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
2023-09-27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教师培训(试讲)工作
2023-09-27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
2023-09-27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
2023-09-27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正式启用
2023-09-27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
2023-09-27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夺冠
2023-09-27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牌匾高血压达标中心高峰论坛同时举行
2023-09-27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举办第四届教师教学竞赛
2023-09-27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