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并发症相关的文章有1篇:
痛风不仅是“痛起来像风一样快”的关节病,更是潜伏的健康“杀手”。当体内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就像玻璃渣在关节里摩擦,不仅会导致反复肿痛,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长期还可引起肾功能衰竭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科马剑达副主任医师提醒,降尿酸是痛风治疗的关键,记住“360”法则,通过药物与生活方式的“双管齐下”,和痛风彻底说再见。
肝门部胆管癌被称为“胆道杀手”,因其特殊的发病部位、浸润性生长特性以及与肝门部血管的紧密关系,一直以来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身患肝门部胆管癌、复杂胆道感染、重度贫血及全身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等多种危重疾病的唐先生在辗转多地求医未果后找到了新生的希望。经过多学科团队长达数月的精心治疗和精准手术,唐先生正逐步战胜病魔。自2014年以来,医院副院长刘超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新策略——“序贯联合术前胆道引流、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及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的大范围肝切除技术”,根治性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44%,有效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
重磅喜讯!家庭医生在线荣获百度健康内容生态论坛“健康科普先锋奖”。这一路,我们秉持初心,将晦涩医学知识化作易懂科普,为大众健康答疑解惑。这份荣誉,是嘉奖更是鞭策,未来我们会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点亮健康之路!
详情:每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防治误区。
身高1.75米的刘先生,体重达358斤,相当于两位成年男性的体重总和。这超负荷的体重不仅压垮了双腿,更严重影响到自身健康。长期饮食失控与运动缺失的恶性循环,导致脂肪过度堆积,身体机能逐步衰退,最终引发多器官系统危机。
真相:祛湿减肥需要厘清几个概念,不要被错误的说法所误导。
“长60cm的脐带足足扭转了近50周”
平台个人账号注册
每年的4月15-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提升公众对肿瘤防治的科学认知,推动癌症的早筛早诊早治,帮助群众树立科学正确的抗癌观念,4月15日,南方医院肿瘤内科在院本部和增城院区门诊广场同步启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本次活动以“健康生活,科学防癌”为主题,通过双院区联动模式,覆盖更广泛人群,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同质化的肿瘤防治服务。
“我能手术了吗?”这句追问,老袁问了整整7年。7年抗癌,每一次询问,都饱含着他对生的渴望,而这一次,他终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觉得高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术后恢复也慢,所以不太适合接受复杂且高难度的手术。然而,随着微创外科技术、智能化影像导航技术的发展,以及ERAS康复体系的不断完善,这种传统观念正在逐渐被改变。
“羊城好医生”暨“南粤好医生”公益评选活动自2015年举办以来,为民众评选出了数千名妙手仁心、医德高尚的好医生。
“体重管理年”行动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减重除了现代人群耳熟能详的“管住嘴、迈开腿”原则,中医里不少疗法更是凝聚了“老祖宗的智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康梦如主治医师介绍,我国古代各大医家对减肥的认识完整多样,并且保持了系统有效的经典疗法如针刺、埋线、艾灸等,其中以埋线效果较为显著,是体重管理科学、有效的辅助方式。
可乐当早餐,海鲜不间断。13岁确诊痛风,尿酸飙升至988,却擅自停药。25岁的小胡(化名)如今手脚关节布满痛风石,足底破溃渗液行走困难。十余年间长期以可乐代早餐、嗜食海鲜、熬夜至凌晨,最终引发全身多关节畸形。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规范治疗后,患者足底痛风石已缩小,疼痛显著缓解。风湿病科负责人陈恩生指出,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痛风的“幕后黑手”,规范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至关重要。
周期性麻痹一般是指反复发作的、以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主的肌病,可以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了解病情。 1、病因:周围性麻痹可能是遗传或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导致的。 2、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肌肉对称性、不同程度的无力或瘫痪,一般在饱餐之后症状会出现,严重者也会伴随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表现。 3、诊断:患者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电生理检查判断疾病,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比如血清钾离子和尿肌酸检查,可以诊断周期性麻痹。 4、治疗:确诊疾病之后可以根据症状给予枸橼酸钾、氯化钾等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或者注射10%葡萄糖酸钙治疗高钾型周期性麻痹。 5、护理:患者在生活当中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要选择吃苹果、青菜、柠檬等绿色蔬菜水果,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 患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经过长期治疗无法改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低钾血症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患者身体含有的钾元素含量偏低,导致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经常出现,严重者还会造成心脏、末梢血管扩张。接下来我们有请广东省中医院主治医师江文文来我们详细讲解低钾血症和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症是什么疾病。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是甲亢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以反复发作的肢体骨骼肌无力伴有钾代谢异常、低钾血症为临床症状。当血钾低于3.0mmol/L时,容易发生肌麻痹。严重者可出现肢体软瘫、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甚至室扑或室颤而死亡。甲亢本身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动,当并发低钾型麻痹时由于失去运动能力不但加剧了其焦虑、恐惧等心理。
周期性麻痹又称周期性瘫痪,是一组以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反复发作的骨伤肌无力或瘫痪为特征的疾病。按血清钾的水平可将本病分为二种类型:低钾型、高钾型和正钾型周期性瘫痪,以低钾型最常见,但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不同于继发性低钾性麻痹。继发性低钾性麻痹都是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低血钾,进而发展成肌无力。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酸中毒、应用激素、利尿剂、腹泻等。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是甲亢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以反复发作的肢体骨骼肌无力伴有钾代谢异常、低钾血症为临床症状。当血钾低于3.0mmol/L时,容易发生肌麻痹。严重者可出现肢体软瘫、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甚至室扑或室颤而死亡。甲亢本身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动,当并发低钾型麻痹时由于失去运动能力不但加剧了其焦虑、恐惧等心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是甲亢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以反复发作的肢体骨骼肌无力伴有钾代谢异常、低钾血症 临床症状 当血钾低于3.0mmol/L时,容易发生肌麻痹。严重者可出现肢体软瘫、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甚至室扑或室颤而死亡。甲亢患者本身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动,当并发低钾型麻痹时由于失去运动能力不但加剧了其焦虑、恐惧等心理,且延长术 准备的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思想负担。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