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慢性肺脓肿症状相关的文章有1篇:
你敢信吗?一根细如发丝的电极植入体内,就能让植物人重新睁开眼!这可不是科幻片,而是脊髓电刺激术创造的医学奇迹。日前,广东祈福医院神经外科通过这项创新技术,成功唤醒昏迷6个月的患者,为“植物人”的康复注入新曙光!
2025年4月21日,北京 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业经验和创新治疗方案,并借助京东健康的全场景医疗服务能力,双方将携手打造肥胖症公众科普专区,助力糖尿病一站式诊疗,全面赋能慢病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World Gout Day),据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痛风患者已超过1800万人,且呈年轻化趋势。
“幸好遇到了崔春晖主任团队,否则我恐怕要一辈子挂着粪袋了!”最近来自湖南的40多岁的张阿姨确诊超低位直肠癌,险些要切除肛门,最终在珠江医院胃肠外科实现了“极限保肛”。
4月9日深夜,我院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一名4岁幼童误吞纽扣电池,情况危急。消化内科、麻醉科、儿科急诊等多科室医护团队迅速响应,通力协作,成功完成异物取出术,展现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18%,其中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然而,随着独居、空巢老人比例不断攀升,超过1/3的老年人面临无人照料的困境。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带来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在日常进食过程中,潜藏着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隐患——食物误入气道。近期,我院接诊因食物误吸导致气道异物的病例数量略有增加,这一现象不容忽视。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气道中滞留的花生碎粒、尖锐鱼骨、肉块等异物,虽然看似普通的食物残渣,却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引发窒息、肺部感染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真相:这种说法不准确。引发季节性过敏的主要是风媒植物的花粉(如柏树、杨树、柳树等),这类植物通常花朵不显眼,依靠风力传播大量轻质花粉。而人们日常观赏的显花植物多为虫媒花(如桃花、梨花等),其花粉颗粒较大且质量重,主要依靠昆虫传播,难以通过风媒进行传播,因此实际致敏风险很低。花粉过敏患者在户外活动时症状加重,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周边环境中风媒植物的花粉引起,而非观赏花卉本身。当然,极少数人可能对特定花卉存在特应性过敏反应,但这需要通过专业过敏原检测才能确诊。对大多数花粉过敏者而言,只要避开风媒植物密集区域,选择合适时段(如避开早晨传粉高峰),并做好基本防护(如佩戴口罩、护目镜),是可以享受赏花的乐趣的。将“花粉过敏”等同于“不能赏花”是一种过度简化的错误认知。
痛风不仅是“痛起来像风一样快”的关节病,更是潜伏的健康“杀手”。当体内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就像玻璃渣在关节里摩擦,不仅会导致反复肿痛,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长期还可引起肾功能衰竭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科马剑达副主任医师提醒,降尿酸是痛风治疗的关键,记住“360”法则,通过药物与生活方式的“双管齐下”,和痛风彻底说再见。
肝门部胆管癌被称为“胆道杀手”,因其特殊的发病部位、浸润性生长特性以及与肝门部血管的紧密关系,一直以来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身患肝门部胆管癌、复杂胆道感染、重度贫血及全身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等多种危重疾病的唐先生在辗转多地求医未果后找到了新生的希望。经过多学科团队长达数月的精心治疗和精准手术,唐先生正逐步战胜病魔。自2014年以来,医院副院长刘超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新策略——“序贯联合术前胆道引流、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及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的大范围肝切除技术”,根治性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44%,有效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
重磅喜讯!家庭医生在线荣获百度健康内容生态论坛“健康科普先锋奖”。这一路,我们秉持初心,将晦涩医学知识化作易懂科普,为大众健康答疑解惑。这份荣誉,是嘉奖更是鞭策,未来我们会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点亮健康之路!
详情:每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防治误区。
身高1.75米的刘先生,体重达358斤,相当于两位成年男性的体重总和。这超负荷的体重不仅压垮了双腿,更严重影响到自身健康。长期饮食失控与运动缺失的恶性循环,导致脂肪过度堆积,身体机能逐步衰退,最终引发多器官系统危机。
真相:祛湿减肥需要厘清几个概念,不要被错误的说法所误导。
“长60cm的脐带足足扭转了近50周”
杵形手指头是指杵状指,杵状指是指手指的末端指尖出现关节增生以及肥厚的现象,通常呈杵形样膨大。考虑和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肺心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前往医院,在临床医生指导下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的因素。 1、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病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的状态,进而诱发杵状指,在平时还可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2、慢性肺脓肿:当肺部发生脓肿性疾病时,可能会破坏正常的肺循环过程。导致巨核细胞进入全身系统后,可能会使局部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进而引起杵状指,可能会产生咳嗽、气促等表现。 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会导致腹泻、腹痛、恶心等症状。还可能会影响肠道的吸收以及消化情况,使机体的营养以及水分缺乏时,容易产生手脚发胀、手指变形等症状。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异常增高后,可能会导致机体的免疫系统异常,激活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活性后,容易使免疫球蛋白的产生量增加,诱发杵状指,在平时容易产生心慌、手抖等现象。 5、慢性肺心病:慢性肺心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后也会产生杵状指,还可产生胸痛、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 明确具体的因素后,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还需要注意个人的饮食习惯,尽量以温性的食物为主,如扁豆、桃子等。
大量的泡沫痰可见于肺曲菌病 (痰可带有酒味);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肺水肿等。慢性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也可有泡沫痰。面对这样的症状,饮食保健就成了优选,即养生又健康,而且能够治病,所以,我们来看看在饮食保健上有何好主意。
肺脓肿的发病和病情发展都离不开细菌和炎症,无论是急性吸入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还是慢性肺脓肿,控制病菌的繁殖和破坏适宜致病菌的繁殖的环境才是关键,在肺脓肿的治疗过程中,如果能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就能帮助病情的治愈,而在饮食方面,作出相关的调整,提高自己的抵抗力,也能有效帮助肺脓肿治愈。
与急性肺脓肿相比,慢性肺脓肿的各种检查指标不明显,检查的时候必须更全面与仔细,一般来说,血液检查是确认不出患者是否发展为慢性肺脓肿的,所以检查的时候要依靠CT和X光检查,检查的步骤多,检查的时间长,检查诊断的难度也大,无论是医生还是疑似病患者,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慢性肺脓肿一般是由急性肺脓肿发展而来,由于病情的拖延或是用药不当引起的,慢性肺脓肿的临床表现不明显,需要依赖各种检查仪器和手段。因为这个特性,其诊断和治疗的难度也相对较高,患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并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