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肺癌鉴别相关的文章有0篇:
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王继勇副教授指出,肺如果有问题,可能最常见就是咳嗽,那么实际上这个咳嗽是,可能是,尤其是干咳不明原因的干咳,它就是肺癌对人体进行刺激,比如你没有感冒,又没有什么出现干咳,但是干咳,不一定是肺癌的一个早期症状。其实我们严格的讲早期肺癌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大多数早期肺癌是没有症状的,都是在体检中发现的,因为我们人体有五个肺叶,我们人体有五个肺叶,我们平时的生活,最多只用到三个肺叶左右,我们除非剧烈的运动,可能用到四个,我们很少会把五个肺叶的功能,全部都发挥出来。所以我们很少会说因为肺癌而觉得气促,不舒服,所以真正的肺癌早期症状,我们首先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一个干咳,你没有感冒,没有支气管炎出现干咳。
肺癌的治疗有哪些最新进展?,药物已经改善很多,高效低毒,很多效果有明显提高;第二,放疗是比以前更精准,能量集中,没有那么大损伤。另外较大突破都是靶向药物突破,基因靶向药物突破;第三,肺癌肿瘤治疗有要讲究,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得以结合起来。
本期家庭医生在线有幸邀请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为我们讲解肺癌的相关问题。肺癌会传染吗?肺癌有哪些治疗方法?广东省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吴一龙教授表示,肺癌的治疗分为三方面,方面是化学治疗,第二方面是放射治疗,最后一方面是外科治疗。治疗方法要根据病情以及病人的意愿所决定。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胸外科王远东主任表示,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严格来说,烟雾中已发现几千种可能损害身体健康的物质。人们熟知的尼古丁只是其中的一种,肺癌患者中绝大部分都有长期的吸烟史。吸烟者的肺的质量非常差,有不少烟民50或60岁就会发生肺气肿。
2015年8月14日-16日,“第九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研讨会”于广州市广东大厦盛大召开。大会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广州抗癌协会联合主办,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承办,力邀国内外一千多名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与会,就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理论、新技术方面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与中西医结合、分子诊断、分子靶向治疗等诸多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在GACA肿瘤生物治疗与肺癌专题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关小倩教授就“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2015年8月14日-16日,“第九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研讨会”于广州市广东大厦盛大召开。大会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广州抗癌协会联合主办,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承办,力邀国内外一千多名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与会,就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理论、新技术方面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与中西医结合、分子诊断、分子靶向治疗等诸多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在GACA肿瘤生物治疗与肺癌专题会上,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中心肿瘤一科主任康世均教授就“肺癌免疫治疗进展之PD-1、PDL-1”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早期肺癌的检查有哪些?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陈刚教授表示常规胸片检查很难发现肺小结节,而这些小结节部分可能就是肺癌。所以用胸片来发现早期肺癌是很困难的。陈刚教授提倡肺癌高危人群用低剂量螺旋CT定期检查。而肺癌早期怎么手术治疗呢?陈刚教授说,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最有效手段,其他方案不能替代肺癌的手术治疗。
肺癌ct检查方法准确吗?答案是肯定的,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王光锁主任表示,肺癌高危人群应至少每一年做一次CT检查。因为低剂量的螺旋CT检查就可以提高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治疗的肺癌比例,从而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16年11月12日,在第十六个“国际肺癌日”来临之际,由强生医疗主办,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大中华胸腔镜发展及推动委员会(GCTAB)提供教育支持的“2016年国际肺癌日专家媒体交流会”在白云宾馆举办。
2016年11月12日,在第十六个“国际肺癌日”来临之际,由强生医疗主办,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大中华胸腔镜发展及推动委员会(GCTAB)提供教育支持的“2016年国际肺癌日专家媒体交流会”在白云宾馆举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何建行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陈刚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王光锁副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谢展鸿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陈海泉教授等出席了交流会,并作了肺癌的科普知识讲座。
肺癌中晚期治疗方案有哪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谢展鸿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同种类、不同分期的肺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早期的肺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不能手术的或晚期的肺癌以药物治疗辅以放疗等手段治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突变患者可以选择吃靶向药物,但非突变患者更适合做化疗。
2016年11月12日,在第十六个“国际肺癌日”来临之际,由强生医疗主办,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大中华胸腔镜发展及推动委员会(GCTAB)提供教育支持的“2016年国际肺癌日专家媒体交流会”在白云宾馆举办。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王光锁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肺癌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了解他。长期每天1包烟的人群属于肺癌高危人群,高危人群较好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的螺旋CT检查。
肺癌该如何治疗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叶升教授指出,肺癌的治疗要以全面诊断为前提。肺癌患病理诊断可查出肺癌的类型。如是非小细胞肺癌、还是亚型,还是大细胞癌等等。分子病理的诊断可以查出病人是否有驱动基因的突变,或者有没有基因异常。病理学诊断对患者用药非常重要。
肺癌有哪些早期症状?该如何治疗?吴一龙教授表示如果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今天的医疗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治愈。由于肺是人体中充满空气最多的器官,而低剂量螺旋CT可以很明显的区分空气和实体的界限。因此的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以准确发现肺癌病灶。目前影像学的检查也是及早发现肺癌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一个群众们很少触及的问题:什么是精准医疗?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表示,现在很多关于精准医疗说下的定义都是有失偏颇的,很容易误导群众们对其的理解。那么真正的精准医疗应该是怎样的呢?一起看看吴一龙教授怎么说吧。
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绝大部分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一是耐药机制的发现,可以有针对性地治疗;二是,特定的病人可以进行有效的免疫治疗。
肺癌从1公分长到2-3公分以上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家庭医生在线肿瘤频道联合主编吴一龙教授建议,高危人群可以一年接受一次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但一部分长期接触油烟、二手烟或其他污染环境的人群也应将肺癌的筛查列入体检范围内。肺癌的高发年龄为45-65岁,因此非高危的人群在这个年龄段同样可以进行每年一次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吸烟、污染等都被认为是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很多网友关心肺癌早期有什么症状?吴一龙教授介绍,肺癌早期并没有特殊的症状,有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较好40岁以上进行低剂量的CT检查,可以较有效地发现早期肺癌。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较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及时筛查是否患有肺癌是非常必要的。广东省人民医院肺一科主任医师吴一龙建议,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人来说,较好就是每天都坚持做一次肺癌筛查。
我国吸烟人群庞大、污染因素复杂等都被认为是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除此诱因之外,哪些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呢?在治疗肺癌上,医学上采用较为普遍的是靶向治疗,靶向治疗肺癌近来是否有取得一些新进展呢?为了让网友了解更多关于肺癌的相关知识,家庭医生在线请来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为大家解答肺癌的相关问题。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