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肺动脉高压症状相关的文章有68篇: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一般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后因肺部发育不好,或者因为缺氧出现了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引起的疾病。 当新生儿为早产儿,在出生时肺部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就容易导致肺部膨胀引起压力升高,出现肺动脉高压。并且,新生儿在出生的时候,若是发生了脐带绕颈、呛羊水、生产时间过长等现象,就容易出现脑部缺氧,引起肺部不良膨胀,导致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容易引起新生儿出现食欲不佳、呼吸困难、口周发绀、心跳过快,甚至咳血、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华法林、毛花苷丙注射液、硝苯地平、西地那非等药物进行治疗。严重的可能还需要通过先天性心脏病修复手术、房间隔切开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2019年10月13日是第五个世界血栓日。通过多年的大众科普,公众对急性血栓、急性肺栓塞慢慢已经有了很好的意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副主任、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团队负责人翟振国教授则呼吁大家注意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CH)这一往往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一个非常非常多见的疾病,但如果未能早期引起重视,治疗效果不好的话,将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手术、介入或者药物的问题!”
近日,波生坦分散片(全可利®,英文品牌名:Tracleer,通用名:bosentan)(规格:32mg)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肺动脉高压(PAH)。波生坦分散片(全可利®)由此成为国内获批的儿童肺动脉高压患者用药。
第十一届“长征之路”全国血管医学大会不久前在江西南昌召开,大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科研专家、医生,围绕肺动脉高压等心血管疾病展开了多场学术会议交流。
为了让更多患者了解结缔组织病及相关并发症,更好的作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特举办"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讲座,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与!
‘蓝嘴唇’不是电影《阿凡达》中的人物,而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标签’。”5月5日是世界肺动脉高压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专家表示,长期服用减肥药、避孕药可能导致患上肺动脉高压,爱美女性需警惕“蓝嘴唇”出现。
一位来自湖州的二胎妈妈,怀孕已经6月了,有天傍晚突然感觉呼吸困难,紧急送到医院后心脏骤停。虽然医院全力抢救,无奈还是母子双亡,先后离世。“她得的是孕妇的禁忌症——肺动脉高压。如果她之前能重视自己胸闷、头晕、浮肿的症状,早点终止妊娠,这场悲剧本来可以避免。”邵逸夫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章锐锋说起此事非常惋惜。今天是世界肺动脉高压日。章医生提醒大龄女性备孕时,较好做个心脏超声检查。
肺动脉高压是常见、多发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如今被认为是继冠心病、高血压之后的第三个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而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必要的检查对于确诊病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综合症(primarypulmonaryhypertension)是一少见疾病,因其病因不明,而区别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常见的初始症状如下:呼吸困难(60%),疲乏(73%),胸痛(47%),眩晕(41%),水肿(37%),晕厥(36%),心悸(33%)。1987年美国做了多中心的广泛调查,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病因学有了进一步了解。诊断和治疗也比过去有了进步,但该病的预后仍然不好,多在症状出现后数年内死亡。虽然1891年Romberg首次报道一例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但直到1950年心导管检查术问世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才得以诊断。那么,此病该如何预防呢?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自发性肺动脉压进行性升高为特征,常伴右室肥大和右心功能不全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基本病变为肺小动脉的硬化、狭窄、栓塞或丛状变。青壮年起病,常呈进行性加重,男女发病率为1:5,诊断时平均年龄35岁,越年轻的病人预后越差。常见的初始症状如下:呼吸困难(60%),疲乏(73%),胸痛(47%),眩晕(41%),水肿(37%),晕厥(36%),心悸(33%),具体症状如下。
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注意,平时多注意休息,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以控制血液流速,保持血液中氧含量。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充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为原则。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多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及时补充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感冒侵入。
每日饮水量的掌控,对于肺动脉高压出现水肿的患者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过度限水或利尿后,患者很可能会发生脱水和体内血容量不足,出现血压下降,从而加重病情,因此,不仅需控制好患者每日的饮水量,还要小心'计算好出量和人量。对于每个已出现水肿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来说,则应根据水肿的程度及尿量决定水的摄入量,来进行个体化测定。
PAH患者的治疗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药物治疗,而应该是一套完整的治疗策略,包括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支持治疗、血管反应性的评价、药物有效性的评价和不同药物联合治疗的评价。根据PAH的不同临床类型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PAH的功能分类,选择降低PAH药物。在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尤其针对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和肺动脉高压基础疾病的治疗。
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些患者患病的原因不明;一些患者是因为遗传因素;还有一些患者则是因为一些特殊的疾病。肺动脉高压本身发生病变:有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艾滋病、肝脏方面疾病引起(门脉高压)、甲状腺疾病、脾切除术后等。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基本病变是致丛性肺动脉病,迄今其病因不明,没有一个单一因素可解释其发病过程,很可能是某些因子长期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 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些患者患病的原因不明;一些患者是因为遗传因素;还有一些患者则是因为一些特殊的疾病。
肺动脉高压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患者早期可无自觉症状或仅出现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随肺动脉压力升高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腹胀、心绞痛、晕厥等。由于肺动脉压升高可出现右房、右室肥厚的体征,如P2亢进,三尖瓣反流造成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闭锁不全造成的舒张期杂音和右室第三心音。
肺动脉高压的早期症状不太明显,常表现为:体力活动或一般日常工作时的气短 总是觉得疲倦头晕,特别是在爬楼梯或站立起来时,甚至发生晕厥 由于这些早期症状并不特异,常被误认为疲劳或是身体稍有不适而未引起注意。随着肺动脉高压的发展,症状逐渐明显。即使简单的动作如穿衣和行走时也出现气短和疲乏。此外,可能还会有胸痛、咯血、晕厥等,尤其在进行体力运动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右心衰竭时,还会出现水肿(特别是足部),胸腔和腹腔积水等。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靶向药物治疗始于1990年依前列醇(FLOLAN)使用。发展历经波生坦、曲前列素、伊洛前列素、西地那非、他达那非、伐地那非、利奥西呱等。在2006年这些靶向药物逐渐在中国上市之后, 国内科学家也逐渐参与PAH新药治疗的研发,并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肺动脉高压可以作为一种疾病而独立存在,更常见的是很多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的病理生理表现。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因此,肺动脉高压的检查不可小觑。
肺动脉高压可以作为一种疾病而独立存在,更常见的是很多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的病理生理表现。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