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乳腺错构瘤手术相关的文章有3篇:
面对感冒和流感,很多人并不能正确区分,常常将流感当普通感冒对待,认为“扛一扛”就好了。特别到了流感高发的春季,孩子是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2月25日,“预防流感进校园”主题活动走进校园,通过生动有趣的沉浸式演出和互动问答,带领同学们了解流感科学防治知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为同学们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2025年3月2日上午,广东省眼科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举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利群、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孟昊、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以及国家级和省级质控中心委员代表、国内外眼科专家、媒体代表等嘉宾出席论坛。本次论坛聚焦眼科领域的医疗质量控制、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以及国际医疗交流合作,旨在加强医院间交流合作与经验分享,推动广东眼科医疗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眼健康需求。论坛由中山眼科中心党委书记李强主持。
2025年3月1日,上海—— 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罗氏制药中国支持的“预防流感,阻断传播”届流感预防公益行动启动仪式,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流感预防的认知,倡导科学预防理念,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5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孙颖教授团队在国际先进肿瘤学期刊《癌症细胞》(Cancer Cell)发表鼻咽癌临床研究成新果!该研究以“纳武利尤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鼻咽癌:一项多中心2期试验”为题,首次在局晚期鼻咽癌中创立了免疫治疗联合“去同期顺铂”放化疗的新方案,为患者带来“高效低毒、耐受优质”的治疗新选择。
近日,来自增城的邵女士(化名)因近2年反复双侧耳道瘙痒,伴有耳道闷堵感,到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就诊,耳内镜检查提示双侧耳道白色菌丝附着,堵塞耳道,遮盖鼓膜,被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医生给耳道冲洗及涂抹药物治疗,并叮嘱保持耳道干洁,避免进水。患者定期复诊3次后,耳内镜检查未见明显菌丝附着,且日常生活无耳痒、耳闷堵、耳流脓症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时节,春气荡漾满乾坤,春雷始鸣,花草树木萌芽,百鸟争鸣,百虫出动。2025年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节气,标志着天气逐渐变暖,万物复苏,自然界阳气升发。中医认为此时人体应顺应天时,注重疏肝健脾、调和气血,以下是具体的养生建议:
3月3日“全国爱耳日”提醒我们,听力健康对社交、情感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国听力障碍者已超过2780万,其中儿童占7%,老年人占60%。据估计,残疾性听力障碍者达7200万,但助听器使用率不足5%。听力问题不仅影响语言、教育和职业,还可能引发孤独和抑郁。本文为您提供一份实用的听力健康指南。
近三个月,67岁的陈姨(化名)老是觉得“天旋地转”,一周要晕三次,严重的时候差点跌倒,给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最终陈姨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前庭功能减退和后循环缺血。
宫颈癌,作为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高发,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其主要病因,其中HPV16/18型占比超过70%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早期筛查能够显著降低宫颈癌死亡率,宫颈癌前病变的治愈率更是高达90%,这充分凸显了筛查的重要性。
心衰是由于心脏收缩力或舒张力减弱,泵血作用下降,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
这顿的主食吃什么?这个每天都要面对的「碳水选择题」,可能比你想象中更重要。
详情:血栓的发病群体通常以老年人为主,但因为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年轻人也开始得血栓了。江苏常州一名18岁男孩,寒假假期每天躺在床上玩手机,小腿出现疼痛、肿胀症状,被医院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详情:针对春季成人各类过敏症状,近期有专家给出了防护建议。一是药物预防“早行动”。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在花粉季前2至4周使用鼻喷激素类药物,哮喘患者需遵医嘱预防性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结膜炎患者可提前使用抗过敏滴眼液。二是物理防护“全方位”。专家建议过敏人群关注每日花粉指数预报,当浓度100粒/m³时,外出可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居家可使用高效空气净化器,归家后及时清洗鼻腔、更换衣物。三是急救药物“随身带”。哮喘患者需随身携带急救吸入剂,若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如果常规措施无法缓解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
与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相比,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脂肪瘤、乳腺错构瘤、积乳囊肿等良性乳腺疾病也不可忽视。
错构瘤是机体器官内的正常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错误排列、组合等引起的,虽然多数属于良性,但是通常是需要治疗的,以免持续发展产生恶变,建议患者及时与专业医生沟通,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错构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在临床中常见肺错构瘤、肾错构瘤、乳腺错构瘤等,大多数错构瘤是在患者体检时被发现的,虽然目前临床中极少出现错构瘤恶变的情况,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排除不会产生恶变,所以当发现身体存在错构瘤时,仍然是需要治疗的,目前治疗错构瘤的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治疗后通常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患者治疗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多吃菌菇、胡萝卜、海带、黑芝麻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避免病情反复现象发生。
错构瘤大多数是良性病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进行手术21天同房后有没有事需要结合患者病灶位置、手术方式等情况分析,如果手术部位有明显的疼痛、渗液等现象,建议立即就医处理。 在临床上常见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肾错构瘤、肺错构瘤、乳腺错构瘤等类型,其发病原因目前没有明确定论。如果患者是乳腺错构瘤,大多是微创手术切除,创口较小对身体的影响也比较轻微,此类情况手术21天后伤口愈合的较好,同房后一般是没有事的,无需过度担心。 如果患者是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肾错构瘤等类型,手术的难度和手术造成的创口相对较大,此情况手术21天同房后可能会导致伤口撕裂发生感染现象,此时是有事的,会对病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进行手术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做好伤口处的卫生管理工作,可以促进病情恢复。
乳腺错构瘤通常是指正常的乳腺组织没有正常发育,并形成了一种类似肿瘤的病变,当患者发现乳腺有肿物时,需要立即就医,结合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等方法明确诊断。 乳腺错构瘤发生在乳腺的内部,是本该发育成乳腺的组织发育成了其他类似于肿瘤的病变,但乳腺错构瘤一般是良性的,肿瘤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其生长速度会明显减慢或者停止。乳腺错构瘤常为单发圆形、卵圆形或扁圆形肿物,通常不伴随症状,多是在体检时无意发现。乳腺错构瘤通过手术切除一般可以达到临床的治愈目的。 乳腺错构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淡饮食,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长期焦虑和紧张。
乳腺错构瘤的引起原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和基因突变有关。 乳腺错构瘤是由乳腺组织中的各种成分所组成,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目前临床上认为乳腺错构瘤的发生可能是因为胚胎时期,乳腺组织发育过程中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基因出现突变,促使乳腺组织结构错乱,乳腺正常结构比例发生改变,局部纤维以及组织脂肪组织异常增长所形成。乳腺错构瘤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通常无明显伴随症状,多数是在体检时发现。 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治疗后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做好日常护理,如保持伤口部位清洁干燥、适当增加营养补充等,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乳腺错构瘤是一种发生在乳腺的良性肿瘤,一般较为少见,该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诊、服用药物、物理疗法、手术切除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加重现象,应尽快就医诊治。 1、调整生活方式: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比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促进病情尽快恢复。 2、定期复诊:如果患者没有发生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可定期前往医院复诊,帮助监测病情发展情况。 3、服用药物: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片等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症状。 4、物理疗法:该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操作下使用高频电流刺激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受损,帮助病情恢复。 5、手术切除: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一般预后效果较好。 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营养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进行锻炼,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
泸州29岁的颜女士,几年前偶然发现左侧乳房有肿块,一直没在意。后来不断增大,对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两年来很少出门,买内衣成了头疼的事。不得已,上个月到医院检查,经过乳腺多学科协作组(MDT)会诊,确定为罕见的乳腺错构瘤。近日经过手术,颜女士如释重负,即将康复出院。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