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应激性心肌病危害相关的文章有1篇:
全身黄染、疲惫乏力、皮肤瘙痒。。。。。。这些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究竟是肝炎、胆道梗阻,还是其他罕见疾病?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值此之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王凌云教授团队抽丝剥茧,为一位辗转多地的患者揭开了疾病真相,让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与先天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WD)的“身份谜题”终见分晓,并为患者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帮助她逐步恢复健康。
颈部形如鸡蛋大小的肿块5年间竟然长成了一个比拳头还大的“角”,肿块破溃、渗血竟只是肿瘤转移的“冰山一角”……近日,年近八旬的刘伯伯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了晚期甲状腺癌的多学科治疗。原以为是“懒癌”却被告知存在双基因突变,幸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与精准手术的“组合拳”,刘伯伯才逐步康复。专家提醒:甲状腺癌不等于“懒癌”,类型、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会导致肿瘤侵袭性的差别,早诊早治是关键。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
真相: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各有适应症,适用于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当口服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或存在严重并发症时,它能够直接补充体内缺乏的胰岛素,从而有效降低血糖。而口服降糖药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或减少葡萄糖吸收等机制控制血糖。因此,选择胰岛素或口服药,需根据患者病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综合判断,并无“谁更好”的标准。
真相:近日,部分社交平台出现大量有关“草莓瘟”的“善意提醒”,称“孩子吃了草莓就会发烧咳嗽、上吐下泻”“草莓上农药残留量大”“草莓带有诺如病毒”“大棚里种出来的草莓是反季水果”,建议大家近期不要食用草莓。经核查,这些说法都违背了农业常识,可能严重误导公众。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来了一位
真相: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诺如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可感染所有年龄段的人,包括儿童和成人。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后触摸口鼻等。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较弱,且卫生习惯尚未养成,感染率较高,且容易重症;但成人同样可能被感染,尤其是在密集人群中或护理感染者时。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因此,所有人群都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降低感染风险。
肝癌,这个被称为“沉默杀手”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它位列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却是致死率高居第三的恶性肿瘤。早期肝癌往往悄无声息,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较佳治疗时机。然而,早期肝癌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60%-70%,部分患者甚至可实现临床治愈。因此,肝癌治疗的关键,在于锁定高危人群、建立科学筛查体系、抓住治疗黄金窗口期。
深夜的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凌晨的卧室中,手机蓝光映照着无数张疲惫的面庞。当我们沉浸于996的工作节奏或碎片化娱乐时间时,人体最沉默的器官——肝脏,正在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2025 年 3 月 15 日,第十届健康商品交易大会(2025 西鼎会)在湖州龙之梦会议中心盛大启幕。作为行业年度盛会,本届大会揭晓了备受瞩目的 ”2024-2025 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产品、潜力产品” 榜单,好医生康复新液凭借卓越的市场表现与产品价值,成功斩获 ”2024-2025 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产品” 大奖,并于当晚举行的颁奖典礼中接受表彰。
一个月前,来自中东的史密斯先生(化名)在一次健身房的常规锻炼中突遭意外。当时,他正进行卧推哑铃的练习,哑铃上举的瞬间,一声响动骤然响起,紧接着,他的左肩部被一股剧烈的疼痛猛然袭击。这股疼痛如洪水猛兽般汹涌澎湃,迅速席卷了他的日常生活和运动世界,让他的生活节奏和运动计划瞬间陷入停滞。
“羊城好医生暨南粤好医生”公益评选活动自2015年举办以来,为民众评选出了数千名妙手仁心、医德高尚的好医生。
月经期间适量吃甘蔗具有补充能量、补充水分、补充维生素、促进消化、改善贫血等好处。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因强烈情绪或身体应激引发的心脏疾病,症状、病因、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值得关注。
心碎综合征,又称为“急性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疾病。它通常发生在遭受极度精神创伤或情感打击后,如亲人去世、失恋、离婚等。这种病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做心电图紧张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干扰心电图波形、心律失常等结果。 1、心动过速:正常人的心跳速度应该是60-100次/分,若是在做心电图检查时过度紧张,可能会使患者的心跳速度过快,进而超过100次/分,进而被误诊为窦性心动过速。 2、干扰心电图波形:如果做心电图紧张,可能会对心电图的波形造成干扰,进而使患者的肌肉出现颤动,从而影响到对心电图的记录,导致对心电图结果的判断失误。 3、心律失常:如果做心电图紧张,可能会使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从而出现心律失常的结果,例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过度紧张的患者,还可能表现出应激性心肌病,导致类似心肌梗死的结果出现。
心肌病也就是心肌受到刺激,引发的严重疾病,心肌疾病是比较棘手的,因为在临床之中,心肌病变往往也就会影响到心脏整体上的功能,并且很容易诱发其他的心脏疾病。因此就需要早期确定心肌病的类型,并且及时治疗。针对应急性心肌病的类型以及心肌病的危害问题,现在就请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戴建武来进行解答。
原发性心肌病在临床中很难找到明确的致病因素,一般都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有很多,有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等。还有一些心肌病的患者主要是与情绪激动有关系,这种由情志引起的心肌病,叫做应激性心肌病。针对不同类型心肌病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副主任医师程允就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近日,淮安的仲女士就因失恋,过度悲痛导致患上了"心碎综合症",原来心真地会"碎"。仲女士今年30岁,本来计划好明年结婚,却因男友移情别恋,这段感情匆匆画上句号。失恋后的仲女士悲痛欲绝,整日郁郁寡欢,茶饭不思。前天下午,她突然感觉胸口不适,家人急忙拨打了120。赶到医院后,医生诊断她患上了应激性心肌病,俗称"心碎综合症"。
猝死的原因是什么?受打击过大会猝死吗?年轻人为什么也会突发猝死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周淑娴教授表示,年轻人的突然猝死可能是由于本身就存在心脏疾病,另外也可能是有余突发事件刺激,造成高度精神紧张,从而引发应激性心肌病,最终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表现。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