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耳部肿瘤癌变相关的文章有1篇:
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World Gout Day),据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痛风患者已超过1800万人,且呈年轻化趋势。
“幸好遇到了崔春晖主任团队,否则我恐怕要一辈子挂着粪袋了!”最近来自湖南的40多岁的张阿姨确诊超低位直肠癌,险些要切除肛门,最终在珠江医院胃肠外科实现了“极限保肛”。
真相:这种说法不准确。引发季节性过敏的主要是风媒植物的花粉(如柏树、杨树、柳树等),这类植物通常花朵不显眼,依靠风力传播大量轻质花粉。而人们日常观赏的显花植物多为虫媒花(如桃花、梨花等),其花粉颗粒较大且质量重,主要依靠昆虫传播,难以通过风媒进行传播,因此实际致敏风险很低。花粉过敏患者在户外活动时症状加重,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周边环境中风媒植物的花粉引起,而非观赏花卉本身。当然,极少数人可能对特定花卉存在特应性过敏反应,但这需要通过专业过敏原检测才能确诊。对大多数花粉过敏者而言,只要避开风媒植物密集区域,选择合适时段(如避开早晨传粉高峰),并做好基本防护(如佩戴口罩、护目镜),是可以享受赏花的乐趣的。将“花粉过敏”等同于“不能赏花”是一种过度简化的错误认知。
痛风不仅是“痛起来像风一样快”的关节病,更是潜伏的健康“杀手”。当体内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就像玻璃渣在关节里摩擦,不仅会导致反复肿痛,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长期还可引起肾功能衰竭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科马剑达副主任医师提醒,降尿酸是痛风治疗的关键,记住“360”法则,通过药物与生活方式的“双管齐下”,和痛风彻底说再见。
老年人晚上内耳朵痒醒,可能隐藏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湿疹、外耳道耵聍栓塞、糖尿病、耳部肿瘤等健康危机。
耳朵流水**不好,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湿疹、鼓膜穿孔未愈、耳部肿瘤等因素有关。
耳朵旁边有个小孔,可能是先天性耳前瘘管、皮脂腺囊肿、耳部疖肿、耳部外伤愈合后遗留、耳部肿瘤等情况。
老年左耳痛可能由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中耳炎、耳神经痛、耳部肿瘤等因素引起,早筛早治对于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很重要。
耳朵里面流血可能由外伤、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耳部肿瘤等因素引起。
耳根肿了个包可能是由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毛囊炎、耳部感染、耳部肿瘤等引起。
吃东西时耳朵里面疼,可能由中耳炎、外耳道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耳部神经痛、耳部肿瘤等引起。
平时坐着没事,很多人会拿起掏耳勺或者手边能够得着的小工具来捣鼓捣鼓耳朵,看着大块的耳部耵聍从耳朵掏出,总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成就感。即使没有掏出东西,掏耳朵也能让人感觉到明显的舒服感。虽然是不起眼的小动作,但是在医学上却不太建议这样做,很容易引起一些健康的问题,除了不小心伤害耳朵,可能还会诱发耳部疾病。
耳部肿瘤指耳廓癌、外耳道及中耳癌。耳廓癌属皮肤癌范畴,常发生于耳轮或耳廓背后。外耳道与中耳相邻,一旦发生癌肿,二者均将受累,原发部位常难断定,故统称为外耳道及 中耳癌。外耳道及中耳癌绝大部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及肉瘤极少,发病与乳头状瘤恶变、慢性中耳 炎、长期耳漏有关。临床表现早期有:耳漏 ,水样或血性,有臭味;耳痛、听力减退或耳鸣。耳部肿瘤日常护理事项?
耳肿瘤虽然是破坏性病变。但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或重建传音机构和脑神经的功能,使手术安全操作,不损及颅底大血管,把过去破坏性耳肿瘤外科转变为侧颅底区的显微外科。耳肿瘤广泛切除后留下的侧颅底和盖复软组织的大片缺损可通过游离肌瓣和肌皮瓣修复,使部分晚期肿瘤得到救治。耳部肿瘤日常该如何预防?
目前耳部肿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放疗或两者综合治疗。首次治疗的成败基本上决定了病人的预后。喉癌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①肿瘤的范围及分期,解剖部位和原发灶的生长方式;②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③外科和放疗科医生的密切协作,优势互补;④病人身体条件和愿望。耳部肿瘤治疗方法有哪些?
恶性肿瘤发生于外耳者较少见,国外统计发生于耳廓及其邻近结构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皮肤恶性肿瘤的6%。Friedmann(1974)统计295例耳部恶性肿瘤,其中耳廓者58例(19%),外耳道158例(54%),中耳79例(72%),外耳恶性肿瘤无论发生于耳廓或外耳道,均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其次常见者,耳廓为基底细胞癌,外耳道为腺样囊性癌,其他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均极少见。耳部肿瘤有哪些检查方法?
耳部恶性肿瘤可发于耳廓、外耳道和中耳。以癌肿而论,好发年龄以60~70岁为多,男性约为女性的4倍,85%发于耳廓,10%位于外耳道,5%在中耳。那么,耳部肿瘤有哪些症状?
耳部肿瘤除早期局限在颞骨内,可扩大或播散至侧颅底其他部分,直接压迫或侵入大脑颞叶、小脑和脑干,危及生命。CT和MRI影象学检查不仅可以确认上述肿瘤的部位,还可了解其范围和与重要构造的关系,提高诊断阳性率,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耳部肿瘤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中耳癌为发生于中耳的恶性癌肿,它占耳部肿瘤的1.5%,占全身肿瘤的0.06%。中耳癌的诱因,很可能是中耳的长期感染。那么,中耳癌有哪些检查方法?
“专业掏耳”本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但是,因为工具不干净和反复的刺激导致反复感染发病,最后让耳部与癌变脱不了关系。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用耳很重要。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