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巨指症治疗相关的文章有2篇:
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World Gout Day),据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痛风患者已超过1800万人,且呈年轻化趋势。
“幸好遇到了崔春晖主任团队,否则我恐怕要一辈子挂着粪袋了!”最近来自湖南的40多岁的张阿姨确诊超低位直肠癌,险些要切除肛门,最终在珠江医院胃肠外科实现了“极限保肛”。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18%,其中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然而,随着独居、空巢老人比例不断攀升,超过1/3的老年人面临无人照料的困境。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带来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真相:这种说法不准确。引发季节性过敏的主要是风媒植物的花粉(如柏树、杨树、柳树等),这类植物通常花朵不显眼,依靠风力传播大量轻质花粉。而人们日常观赏的显花植物多为虫媒花(如桃花、梨花等),其花粉颗粒较大且质量重,主要依靠昆虫传播,难以通过风媒进行传播,因此实际致敏风险很低。花粉过敏患者在户外活动时症状加重,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周边环境中风媒植物的花粉引起,而非观赏花卉本身。当然,极少数人可能对特定花卉存在特应性过敏反应,但这需要通过专业过敏原检测才能确诊。对大多数花粉过敏者而言,只要避开风媒植物密集区域,选择合适时段(如避开早晨传粉高峰),并做好基本防护(如佩戴口罩、护目镜),是可以享受赏花的乐趣的。将“花粉过敏”等同于“不能赏花”是一种过度简化的错误认知。
痛风不仅是“痛起来像风一样快”的关节病,更是潜伏的健康“杀手”。当体内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就像玻璃渣在关节里摩擦,不仅会导致反复肿痛,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长期还可引起肾功能衰竭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科马剑达副主任医师提醒,降尿酸是痛风治疗的关键,记住“360”法则,通过药物与生活方式的“双管齐下”,和痛风彻底说再见。
肝门部胆管癌被称为“胆道杀手”,因其特殊的发病部位、浸润性生长特性以及与肝门部血管的紧密关系,一直以来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身患肝门部胆管癌、复杂胆道感染、重度贫血及全身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等多种危重疾病的唐先生在辗转多地求医未果后找到了新生的希望。经过多学科团队长达数月的精心治疗和精准手术,唐先生正逐步战胜病魔。自2014年以来,医院副院长刘超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新策略——“序贯联合术前胆道引流、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及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的大范围肝切除技术”,根治性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44%,有效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
重磅喜讯!家庭医生在线荣获百度健康内容生态论坛“健康科普先锋奖”。这一路,我们秉持初心,将晦涩医学知识化作易懂科普,为大众健康答疑解惑。这份荣誉,是嘉奖更是鞭策,未来我们会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点亮健康之路!
详情:每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防治误区。
身高1.75米的刘先生,体重达358斤,相当于两位成年男性的体重总和。这超负荷的体重不仅压垮了双腿,更严重影响到自身健康。长期饮食失控与运动缺失的恶性循环,导致脂肪过度堆积,身体机能逐步衰退,最终引发多器官系统危机。
真相:祛湿减肥需要厘清几个概念,不要被错误的说法所误导。
“长60cm的脐带足足扭转了近50周”
平台个人账号注册
每年的4月15-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提升公众对肿瘤防治的科学认知,推动癌症的早筛早诊早治,帮助群众树立科学正确的抗癌观念,4月15日,南方医院肿瘤内科在院本部和增城院区门诊广场同步启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本次活动以“健康生活,科学防癌”为主题,通过双院区联动模式,覆盖更广泛人群,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同质化的肿瘤防治服务。
“我能手术了吗?”这句追问,老袁问了整整7年。7年抗癌,每一次询问,都饱含着他对生的渴望,而这一次,他终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觉得高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术后恢复也慢,所以不太适合接受复杂且高难度的手术。然而,随着微创外科技术、智能化影像导航技术的发展,以及ERAS康复体系的不断完善,这种传统观念正在逐渐被改变。
“羊城好医生”暨“南粤好医生”公益评选活动自2015年举办以来,为民众评选出了数千名妙手仁心、医德高尚的好医生。
巨指症的引发原因主要有饮食因素、神经生长异常、遗传因素、外伤、血管瘤等。若已经确诊了巨指症,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综合检查治疗。 1、饮食因素:如果平时经常摄入含激素较多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诱发巨指症。 2、神经生长异常: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生长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手指或足趾过度生长,因此会诱发巨指症。 3、遗传因素:如果家族里有人出现过这种疾病,后代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巨指症产生。巨指症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4、外伤:之前有出现过外伤,比如手部或足部受到重物挤压、骨折,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过度增生,引发疾病。 5、血管瘤:如果有出现过血管瘤,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巨指症,血管瘤对组织的生长发育会有一定影响,因此会诱发疾病。 出现巨指症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诊断治疗,同时还需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多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
巨指症主要特征是手指和足趾体积增大,较佳治疗时间是在病情的快速进展期,在患病以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巨指症可为原发性疾病,也有可能继发于某种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手指或足趾过度生长,导致明显的外观畸形,随着病情加重,会影响到手的抓握功能或足的站立行走功能。一般早期症状较为轻微时,可采取保守治疗,例如使用弹力绷带束缚。但若症状较为严重,且处于增长快速期,一般需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软组织切除术、截骨术等,可以改善功能。 患有此病时,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平时应注意保护手部和足部,避免长时间做重复性的活动。
手指长度10cm可能是正常的,也有可能是比较长的,需要根据性别、年龄等方面分析。如果生活中发现手指存在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查明原因,并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治疗。 手指的长度跟身高、性别、年龄等均有一定关系,身材高挑的人群一般手掌较大,手指也会较长。以正常成年人群为例,小拇指长度正常值为5.85-6.13cm,无名指长度正常值为6.93-7.69cm,中指长度的正常值为9.58-10.08cm,食指长度的正常值为6.88-7.56cm,大拇指长度的正常值为5.52-5.92cm,所以如果手指长度10cm指的是中指,有可能是正常的。但如果是其他手指的长度达到了10cm,一般是比较长的,很有可能和巨人症、马方综合征、巨指症等疾病有关。 青少年在发育时期肢体成长迅速,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苹果、橙子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对促进骨骼生长有好处,可以尽量使手指长度增加。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带小孩来检查手指畸形,小儿手指畸形是小儿常见的畸形之一。其中主要包括:多指、并指、以及其他少见的如扳机指、手指缺如、发育不良、巨指症、环状缩窄等。对于这些不同的畸形检查有分先天在母体时可以检查出来外,还能够在后天去医院中检查治疗中明确手指畸形的类别。胎儿在母体中的时候,母亲一般在6个月时到医院产检都会通过三维或者四维彩超大排畸,可以让医生看清楚胎儿的手部情况。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