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传染相关的文章有1篇:
真相:近期,社交平台上出现不少关于逍遥丸的分享推荐帖,称“逍遥丸是精神布洛芬”“吃逍遥丸会让人变得开心”“逍遥丸能美白、祛斑、祛痘”……逍遥丸真的这么神奇?所有人都可以服用吗?事实上,逍遥丸作为一味经典中药,在调理情绪、改善消化、调节月经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逍遥丸也并非万能药,对于老年患者、儿童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长期、大剂量地用药,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还应加强监测,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感冒者、孕妇和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逍遥丸,服药期间忌食寒凉、生冷食物,注意保持情绪平和。若出现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停药。如果出现抑郁症和焦虑症等重度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专科医生进行治疗和疏导。
北京时间2025年3月14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马骏团队在国际先进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鼻咽癌免疫治疗新成果!该研究首次在局晚期鼻咽癌中确立了辅助免疫治疗的地位,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的同时毒副作用低,成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全身黄染、疲惫乏力、皮肤瘙痒。。。。。。这些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究竟是肝炎、胆道梗阻,还是其他罕见疾病?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值此之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王凌云教授团队抽丝剥茧,为一位辗转多地的患者揭开了疾病真相,让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与先天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WD)的“身份谜题”终见分晓,并为患者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帮助她逐步恢复健康。
颈部形如鸡蛋大小的肿块5年间竟然长成了一个比拳头还大的“角”,肿块破溃、渗血竟只是肿瘤转移的“冰山一角”……近日,年近八旬的刘伯伯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了晚期甲状腺癌的多学科治疗。原以为是“懒癌”却被告知存在双基因突变,幸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与精准手术的“组合拳”,刘伯伯才逐步康复。专家提醒:甲状腺癌不等于“懒癌”,类型、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会导致肿瘤侵袭性的差别,早诊早治是关键。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
真相: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各有适应症,适用于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当口服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或存在严重并发症时,它能够直接补充体内缺乏的胰岛素,从而有效降低血糖。而口服降糖药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或减少葡萄糖吸收等机制控制血糖。因此,选择胰岛素或口服药,需根据患者病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综合判断,并无“谁更好”的标准。
真相:近日,部分社交平台出现大量有关“草莓瘟”的“善意提醒”,称“孩子吃了草莓就会发烧咳嗽、上吐下泻”“草莓上农药残留量大”“草莓带有诺如病毒”“大棚里种出来的草莓是反季水果”,建议大家近期不要食用草莓。经核查,这些说法都违背了农业常识,可能严重误导公众。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来了一位
真相: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诺如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可感染所有年龄段的人,包括儿童和成人。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后触摸口鼻等。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较弱,且卫生习惯尚未养成,感染率较高,且容易重症;但成人同样可能被感染,尤其是在密集人群中或护理感染者时。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因此,所有人群都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降低感染风险。
肝癌,这个被称为“沉默杀手”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它位列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却是致死率高居第三的恶性肿瘤。早期肝癌往往悄无声息,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较佳治疗时机。然而,早期肝癌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60%-70%,部分患者甚至可实现临床治愈。因此,肝癌治疗的关键,在于锁定高危人群、建立科学筛查体系、抓住治疗黄金窗口期。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在饮食上要注意饮食规律、营养搭配均衡、选择低糖食物、增加蛋白质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 1、饮食规律:注意一日三餐进食有规律,定时进食,晚餐不宜进餐太晚,以晚6点进餐为宜。还要注意不要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2、营养搭配均衡:保证饮食的多样化,合理安排每餐的食物比例,应适量摄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可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3、选择低糖食物:日常饮食可以多食用蔬菜,大部分蔬菜含糖分量较低,比如生菜、菠菜、豆芽等。还可以选择全谷类食物,比如燕麦、玉米、糙米等。 4、增加蛋白质摄入:日常适量食用鸡蛋、瘦肉、鱼肉等,适量食用这些食物可以给身体补充蛋白质,帮助身体增强免疫力,有利于病情的稳定。 5、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比如芹菜、胡萝卜、海带等,这类食物含糖量低,而且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消化不良、便秘等,有利于控制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戒烟戒酒,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如患者在饮食上存在疑问,可以咨询医生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利用障碍,会合并多种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感染、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1、酮症酸中毒: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神志障碍,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需急救。 2、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 3、感染:糖尿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血糖控制差者更易发生也更严重,例如,女性患者易出现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也高于健康人。 4、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管腔直径在100μ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其网络,血糖控制不良极易导致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引起肾病和视力障碍。 5、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基底膜增厚和微循环障碍,会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导致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等。 以上仅列举糖尿病的部分并发症,由于糖尿病会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减退及衰竭,如果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应去医院积极进行系统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糖尿病是指机体呈现慢性高血糖的状态,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由多种病因引起,患者常可出现代谢紊乱、易感染、微血管病变、心血管表现、神经系统表现等表现。 1、代谢紊乱:高血糖会导致渗透性利尿,患者可有多尿的表现,多尿继而引起口渴、多饮。同时,由于患者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病人渐见乏力、消瘦。 2、易感染:除代谢紊乱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血糖控制差者更易发生感染,病情往往也更严重,例如女性患者易出现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也高于健康人。 3、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管腔直径在100μ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其网络,肾脏和眼部微血管丰富,血糖控制不良极易导致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引起肾病和视力障碍。 4、心血管表现: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比例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出现心悸、发绀、水肿等表现。 5、神经系统表现:糖尿病引起血管基底膜增厚和微循环障碍,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分,导致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等。 糖尿病会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器官功能减退及衰竭,如果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应积极进行系统的降糖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糖尿病在出现后很容易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而诱发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当糖尿病人合并肺结核时会加大治疗,如果治疗不当会带来一系列伤害,因此糖尿病人在合并肺结核时进行诊断要注意这些,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案。
在18、19世纪,肺结核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病,而且是重要的死亡原因,因而有“姐妹病”之称。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4倍至8倍。当前,我国是世界糖尿病大国,同时又是世界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所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也必然“水涨船高”。两病并发相互影响,使得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后果不可小觑。
“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4至8倍。”4月7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应对糖尿病”。湖南省胸科医院专家表示,糖尿病和肺结核二病并发相互影响,已成为一对令人生畏的姐妹病,使得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后果不可小觑。近日,来自湖南涟源的48岁陈女士因病情危急连夜从当地医院转到湖南省胸科医院。该院结核内三科主任梁珍仔细查看病情后,发现她已是患有10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陈女士的家人说,平时没有很好的监测和控制她的血糖,在3个月前出现了剧烈咳嗽、咳痰、午后低热,到当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已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
在18、19世纪,肺结核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病,而且是重要的死亡原因,因而有“姐妹病”之称。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4倍至8倍。当前,我国是世界糖尿病大国,同时又是世界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所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也必然“水涨船高”。两病并发相互影响,使得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后果不可小觑。
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糖尿病患者更易患肺结核,其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约3~5倍,而且随着糖尿病病情加重,肺结核病情不断恶化。对于这类患者,治疗用药时有五点需要特别注意,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糖尿病和肺结核“结伴”发作率逐年增高。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感染肺结核的几率高出4倍,应对结核病提高警惕。专家表示,目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
结核病是全球传染病防治重点,世界卫生组织更订出2035年发生率下降90%的目标;台大公卫学院发表最新研究,点出糖尿病人患结核病机会增加,糖尿病盛行率若减少35%,未来20年全球将可避免780万结核病新增病例,以及150万人死亡,研究成果已登于国际知名期刊《刺络针糖尿病及内分泌学杂志》。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