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位:
第一眼位时患眼呈下斜位,下斜度数大,常合并外斜视,下斜度一般大于30△,外斜度多在20△以内。
2.眼球运动:
患眼在第一眼位和双眼同向运动时,上直肌与下斜肌的上转运动均明显受限。同视机检查主要表现为左上和右上方位健眼高于患眼。牵拉试验患眼的下直肌无机械性限制,主动收缩试验患眼的上直肌和下斜肌收缩部分无力或完全无力。
3.上睑下垂:
患眼常伴有真性、假性或混合性上睑下垂。遮盖健眼用患眼注视时,该眼上睑下垂消失,此时健眼睑裂大于患眼,即为假性上睑下垂;若患眼注视时该眼睑下垂好转,仍未达正常睑裂高度且小于健眼者则为混合性上睑下垂;若患眼睑下垂仍无改善则为真性上睑下垂。
根据Hering法则,大脑来的神经冲动根据注视眼的需要而决定。单眼双上转肌麻痹时,大脑传出正常的神经冲动对健眼合适,但这种冲动对患眼的双上转麻痹肌来说,冲动不足,不能引起正常收缩而转动落后,且同时提上睑肌的神经冲动也少,故健眼注视时,患眼随之出现上睑下垂。遮盖健眼,麻痹眼注视时,为维持麻痹眼的注视位置,大脑必须加强双上转肌的神经冲动,同时对提上睑肌的神经冲动也加强,此时上睑下垂消失,故称假性上睑下垂,而健眼接受过强的神经冲动,其睑裂往往大于患眼。
4.视力:
由于患眼下斜且合并外斜和上睑下垂,健眼多为注视眼,故常发生弱视,约有50%的病例伴有患眼弱视。
5.Bell现象:
双眼Bell现象不对称,患眼往往较差或消失。
6.下睑变化:
由于下直肌的牵制,通过筋膜韧带传至下睑,患眼常表现为向下注视时下睑缘皮肤出现皱褶或加深;或下睑退缩。
单眼双上转肌麻痹在临床上较少见,依据其临床特征和必要的检查,如同视机、牵拉试验等诊断并不困难。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2023-09-27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
2023-09-27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教师培训(试讲)工作
2023-09-27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
2023-09-27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
2023-09-27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正式启用
2023-09-27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
2023-09-27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夺冠
2023-09-27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牌匾高血压达标中心高峰论坛同时举行
2023-09-27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举办第四届教师教学竞赛
2023-09-27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