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脑垂体腺瘤并发症相关的文章有1篇:
1月1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介入医师手术大赛总决赛(甲状腺方向)暨2025年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甲状腺疾病专家组工作会在北京顺利召开。经过激烈角逐,中山三院甲状腺多学科中心超声科团队连续2年获“年度突出贡献介入基地”奖项;中山三院副院长、超声科学科带头人任杰教授连续2年获“年度突出贡献讲师”称号,谭雷医师与郑博文医师分获首届中国介入医师手术大赛总决赛(甲状腺方向)一等奖(全国共3名)和二等奖(全国共5名),尹庭辉医师和吴涛医师则受邀担任华北和华中赛区评委。以上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全国同行对中山三院甲状腺多学科中心在甲状腺消融领域取得成绩的认可。
又是一年春节到,家家户户喜团圆。在这个阖家团圆欢乐的时刻,总是伴随着琳琅满目的年货和丰盛的美食。然而,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街坊们也应注重饮食健康,让年货成为滋养身心的佳品,而非健康的负担。以下是一份春节健康饮食锦囊,助您和家人欢度健康而美味的春节。
反复“胃痛”1年,服药却见效甚微,一检查结石竟然几乎塞满胆囊。近日,援疆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唐启彬教授在喀什地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完成了一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从52岁患者李阿姨(化名)的胆囊内取出了大大小小将近1000粒结石,终于为李阿姨铲除了一直来“胃痛”的元凶。
1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民间常有“大寒迎年”的说法。临近春节假期,许多人开始规划出游,林海雪原、童话雪乡、火山温泉、冰湖雾凇等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然而,北方的冬季常常寒冷刺骨,特别是东北、西北地区,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58摄氏度。在这种极寒的环境下,旅游期间发生小状况该如何应对?勇闯冰雪世界的南方人,需要储备哪些急救小知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李莉副主任医师为大家支招。
1月18日,默沙东(美国新泽西州罗威市默克公司的公司商号)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同步举办了以“和合共生,健康共护”为主题的四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会上,“HPV男女共防计划”正式启动,呼吁社会各界加强HPV感染男女共防的健康意识,助力共建HPV感染预防新生态。
2025年1月16日,广东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下文简称“中山七院”)隆重举行。来自省市区三级卫生健康部门、中山七院以及指导中心专家组300多位领导、专家及业界同仁参会。省卫生健康委刘元亮副主任表示:“广东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全省安宁疗护事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快车道’!”
泌尿系统结石到底有多痛?“疼到怀疑人生,疼得刻骨铭心。”“靠自己排出结石后,失恋的痛又算得了什么?”……这是很多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对疼痛的形象描述。
股骨颈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这一病症曾被视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意味着其可能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特别是在骨折发生后72小时内进行手术,术后第二天可尝试下床活动,能帮助患者很快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
脑垂体腺瘤微创手术的操作流程是麻醉、鼻孔进入、定位、切除瘤体、观察血管和神经状态等,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手术,提高手术安全性。 1、麻醉:微创手术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疼痛感觉。 2、鼻孔进入:医生会将鼻内镜插入患者鼻孔中,通过鼻腔进入脑腔。 3、定位:通过鼻内镜,医生可以准确定位到脑垂体所在的位置,并且可以较好地显露出垂体瘤。 4、切除瘤体:一旦垂体瘤被定位,医生会将医用工具通过鼻内镜引导进入脑腔,小心地将脑垂体腺瘤切除。 5、观察血管和神经状态:将脑垂体腺瘤完全切除后,需要观察周围血管和神经状态。如果没有出现出血、神经损伤时可以将切口缝合,代表手术结束。 脑垂体腺瘤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好处。但是存在鼻腔感染、有过鼻中隔偏曲手术史等手术禁忌症时,不建议采取该方法治疗。
脑垂体腺瘤属于良性肿瘤,可能会出现头痛、视力下降、激素失调、肥胖、乳腺肿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头痛:患病期间瘤体对头部造成压迫,可能会引起颅内压力增加,造成头痛。 2、视力下降:脑垂体腺瘤压迫眼部神经,也会造成视力减退、视力模糊等视力问题。 3、激素失调:患有脑垂体腺瘤时,瘤体还可能会对脑垂体的激素分泌造成影响,引起内分泌系统失调。 4、肥胖:脑垂体腺瘤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对体重调节中枢造成影响时,则会引起中枢性肥胖。 5、乳腺肿胀:患病期间引起的激素水平改变,还会对乳房组织造成刺激,引起乳腺肿胀、疼痛等异常情况。 治疗期间还应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明确肿瘤的性质及生长速度。
脑垂体腺瘤通常与基因突变、下丘脑调控激素紊乱等原因有关,可前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方法来改善。 1、一般治疗:需要患者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并配合适当的有氧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病情恢复有帮助。 2、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遵医嘱选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甲磺酸溴隐亭片等药物,通过抑制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可缓解疾病引起的肢端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症状。 3、物理治疗: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放射性离子植入等物理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 4、手术治疗: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一般可以采取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经额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等手术方法来治疗。 5、放射治疗:对于手术后遗留的残余瘤体,如果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差,也可以采取放射治疗的方式,促使瘤体逐渐萎缩或消失。 由于每个患者的身体体质不同,病情轻重程度不同,所选择的治疗方法会存在个体差异。
脑垂体腺瘤具体病因不详,但可能与基因突变、遗传因素以及下丘脑生理功能紊乱等有关。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将其切除。 脑垂体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部肿瘤,主要起源于腺垂体,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青、中年时期比较多见。对于脑垂体腺瘤体积较小、无症状者,一般不用特殊治疗。但若体积增长,可采取经额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将其切除,其优势可以在颅内显微镜下直视手术,并且清晰显露肿瘤上极与视神经、颈内动脉、垂体柄之间的关系,防止使上述结构受损。 患者做完手术后需要补充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蛋类、瘦肉类、鱼肉等,有助于身体恢复。
呕吐: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
脑垂体腺瘤放射治疗:对垂体腺瘤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控制肿瘤侵润转移,控制肿瘤的发展或缩小肿瘤,也能使视力视野有所恢复,但不能治愈。
脑垂体腺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病和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由于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隔,分开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所以垂体瘤压迫的位置不同,其临床症状亦不相同,那么脑垂体瘤患者日常生活该注意什么?该如何护理呢?
脑垂体腺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病和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由于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隔,分开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所以垂体瘤压迫的位置不同,其临床症状亦不相同,那么如何预防脑垂体瘤?
脑垂体腺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病和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由于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隔,分开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所以垂体瘤压迫的位置不同,其临床症状亦不相同,那么如何治疗脑垂体瘤?
脑垂体腺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病和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由于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隔,分开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所以垂体瘤压迫的位置不同,其临床症状亦不相同,那么如何诊断脑垂体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呢?
脑垂体腺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病和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由于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隔,分开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所以垂体瘤压迫的位置不同,其临床症状亦不相同,那么脑垂体瘤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
脑垂体腺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病和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由于垂体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隔,分开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所以垂体瘤压迫的位置不同,其临床症状亦不相同,那么诱发脑垂体瘤的因素有哪些呢?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