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按科室找

按部位找

按拼音找

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库首页 > 疾病文章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预约挂号 广告X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7-07-18 09:41:59
家庭医生在线疾病查询
举报/反馈

  糖尿病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因此会引起神经痛,也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相信大家对于糖尿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痛这些疾病并不陌生。那么为什么糖尿病会引起周围神经痛呢?其发病机制是怎样的呢?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惑,那么下面就为大家解答这个疑问。

  1、疼痛传导过程

  神经病理性疼痛虽分多种类型,但疼痛传导均受上行和下行通路的调节,包括痛觉传感、痛觉上行传递、皮层和边缘系统的痛觉整合及下行痛觉调控过程。上行传导通路主要有两条,包括脊髓丘脑通路(主要通路)和脊髓脑桥臂旁核通路。脊髓丘脑通路传递至感觉皮层,负责疼痛的感知和辨别,脊髓脑桥臂旁核通路传递至边缘系统,负责疼痛相关的情感,动机及厌恶情绪等。当外界受到刺激后,感觉信号从外周神经经脊髓背角传入大脑,感知疼痛。脑干对脊髓背角神经元具有下行抑制作用,下行抑制系统主要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延脑头端腹内侧核群(中缝大核及邻近的网状结构)和脑桥背外侧网状结构(蓝斑核群和KF核)的神经元组成,它们的轴突经脊髓背外侧束下行,对脊髓背角痛觉信息传递产生抑制性调节。

  2.中枢敏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病因虽然不同,但其发病机制却有共同之处,即是由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敏化引起的。外周神经损伤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解剖及神经化学的改变,损伤愈合后这些改变也可长时间持续存在。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发病机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在于中枢敏化。

  正常情况下初级传入纤维基本上无或极少有自发性放电,但当神经损伤后,可诱发躯体感觉纤维及初级感觉神经元(背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自发性放电,从而产生异常的自发性疼痛。中枢敏化指强烈的痛刺激或神经损伤引起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诱发疼痛的放大现象。可表现为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痛觉超敏等。

  3. 钙离子通道

  脊髓背角钙离子通道的变化在中枢敏化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主要是突触前膜)钙离子通道上的α2-δ亚基高表达,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神经元过度兴奋时,钙离子通道异常开放,钙离子内流增加,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增加,从而产生疼痛感觉。

  上述内容介绍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是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经常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及早治疗。

上一篇:常见的神经症有哪些?
下一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如何护理?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资讯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