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及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的一种疾病。其症状多样,包括心悸、多汗、消瘦、手抖、突眼等,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取决于病情的控制情况、是否有并发症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
1. 发病机制:甲亢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自身免疫因素中,机体产生的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加。遗传因素在甲亢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若亲属中有甲亢患者,患病风险相对较高。环境因素如感染、精神创伤、过度劳累等可能诱发甲亢。
2. 症状表现:患者常有心悸、心动过速、失眠、情绪易激动、焦虑、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还会出现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等代谢亢进表现。部分患者会有甲状腺肿大、手抖、突眼等症状。
3. 诊断方法:主要通过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如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促甲状腺激素 TSH)、甲状腺自身抗体(如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以及甲状腺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4. 并发症:甲亢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引起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危象等严重并发症。甲亢性心脏病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甲亢危象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表现为高热、大汗、心跳极快、烦躁、昏迷等。
5. 治疗方法:治疗甲亢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放射性碘 131 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患者,但可能有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放射性碘 131 治疗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复发或不宜手术的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显著肿大、有压迫症状或怀疑恶变的患者。
总之,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虽然可能带来诸多不适和潜在风险,但只要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管理,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