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疝是指新生儿在脐带脱落后,脐部出现的局限性突出肿物,通常由脐环未完全闭合、腹内压增高等原因引起。常见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症状表现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轻重有所不同。
1. 发病原因:脐环未完全闭合是主要原因。胎儿时期,脐带通过脐环与母体相连,出生后脐环会逐渐闭合。但如果闭合不全,当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就可能从脐环突出形成脐疝。此外,早产儿、低体重儿脐环组织薄弱,也容易发生脐疝。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包括哭闹、咳嗽、便秘等。
2. 症状表现:脐疝大小不一,小的直径约 1 厘米左右,大的可超过 5 厘米。肿物通常在哭闹、咳嗽等腹压增加时突出明显,安静或平卧时可缩小或消失。肿物柔软,表面皮肤正常,用手指压迫肿物可回纳腹腔,有时还能听到肠鸣音。
3. 诊断方法:医生通常通过观察脐部肿物的外观、大小、质地,以及肿物在腹压变化时的表现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超声检查,以明确肿物的性质和内容物。
4. 治疗原则:对于直径较小、在 2 岁以内的脐疝,多可自行闭合,无需特殊治疗,只需观察和避免腹压增高。如果脐疝直径较大,超过 2 岁仍未闭合,或出现嵌顿、绞窄等情况,则需要手术治疗。
5. 手术方法:手术通常包括脐疝修补术,将脐环缝合关闭,加强腹壁。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要注意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6. 预后情况:大多数新生儿脐疝经过适当的治疗或观察,预后良好,不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但如果出现嵌顿、绞窄等严重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肠管坏死等严重后果。
总之,新生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但要密切观察孩子脐疝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