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间皮瘤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胸膜、腹膜、心包膜等间皮细胞。其发病与石棉暴露、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辐射以及慢性炎症等有关。患者常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腹水等症状,预后较差。
1. 发病原因
石棉暴露:长期接触石棉是恶性间皮瘤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石棉纤维进入人体后,可损伤间皮细胞,引发癌变。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突变,如 BAP1 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病毒感染:如 SV40 病毒感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间皮细胞恶变。
辐射:长期接受高剂量的辐射,可能损伤间皮细胞的 DNA,导致恶性转化。
慢性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如胸膜炎、腹膜炎等,可能增加恶变的几率。
2. 症状表现
胸痛:多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常位于单侧胸部。
呼吸困难:由于肿瘤侵犯胸膜,导致胸腔积液,影响肺的扩张和呼吸功能。
腹水:腹膜间皮瘤患者可出现大量腹水,导致腹胀、腹痛。
消瘦、乏力:肿瘤消耗身体能量,导致患者体重下降、体力不支。
发热:肿瘤组织坏死或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
3.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X 线、CT 等,可发现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肿块等异常。
病理活检:通过胸腔镜、腹腔镜等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如 CA125 等)可能升高,但特异性不高。
4.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局限性的肿瘤,可行手术切除,但手术难度较大,且术后易复发。
化疗:常用药物有培美曲塞、顺铂、卡铂等,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放疗:用于缓解疼痛、控制肿瘤进展。
免疫治疗:如使用 PD-1/PD-L1 抑制剂,部分患者可能受益。
5. 预后情况
恶性间皮瘤总体预后较差,5 年生存率较低。但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总之,恶性间皮瘤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早期发现、综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防护,减少发病风险。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