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按科室找

按部位找

按拼音找

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库首页 > 疾病文章 > 汗证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约挂号 广告X

汗证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1-26 06:36:04
家庭医生在线疾病查询
举报/反馈

汗证在中医范畴中,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自汗、盗汗、战汗、黄汗、脱汗等。每种类型的成因和表现有所不同,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各异。

1. 自汗:自汗多因肺气不足、营卫不和、阳气虚衰等导致。表现为白昼时时汗出,活动后更甚。治疗常选用玉屏风散、桂枝汤等方剂。药物如黄芪、白术、防风等,以益气固表。

2. 盗汗:盗汗常因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所致。特点是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治疗可用当归六黄汤、归脾汤等。常用药物有当归、生地黄、熟地黄等,以滋阴降火、补血养心。

3. 战汗:战汗多为正邪交争剧烈时出现,表现为全身战栗而后汗出。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只需密切观察,注意调养。

4. 黄汗:黄汗多由湿热内蕴引起,汗出色黄且黏,伴有肢体困重等症状。治疗常用茵陈五苓散等,药物有茵陈、茯苓、泽泻等,以清热利湿。

5. 脱汗:脱汗为病情危重时出现的大汗不止,常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等。此时需急救回阳固脱,可选用参附汤等。

总之,汗证的中医分型较为复杂,治疗需根据具体证型辨证论治。患者若出现汗证,应及时就医,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起居的调理,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上一篇:血红胆素偏高通常由哪些病引发
下一篇:过敏性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及治疗手段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资讯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