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按科室找

按部位找

按拼音找

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库首页 > 疾病文章 > 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瘫有何区别及治疗方法
预约挂号 广告X

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瘫有何区别及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5-02-06 07:43:08
家庭医生在线疾病查询
举报/反馈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在病因、症状、损伤部位、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中枢性面瘫通常由脑血管疾病等引起,周围性面瘫多与病毒感染等有关。

1.病因:中枢性面瘫常见于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也可由脑部肿瘤等导致。周围性面瘫多由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或耳部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2.症状:中枢性面瘫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痪,即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但额纹正常。周围性面瘫则为病灶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目,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

3.损伤部位:中枢性面瘫损伤部位在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周围性面瘫损伤部位在面神经核或面神经。

4.治疗方式:中枢性面瘫主要针对原发疾病治疗,如改善脑循环、控制血压、降脂等,并结合康复训练。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减轻神经水肿,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B 族维生素(如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营养神经,同时配合针灸、理疗等康复治疗。

5.预后:中枢性面瘫恢复相对较慢,取决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周围性面瘫若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恢复。

总之,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虽然都表现为面部肌肉的运动障碍,但在多个方面存在不同。患者一旦出现面瘫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恢复。

上一篇:溃疡性皮肤结核能否被有效治愈
下一篇:面部潮红的注意事项及改善方法有哪些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资讯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