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五分类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检查,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同时也会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1.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具有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当身体受到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的数量通常会升高。例如,肺炎、阑尾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计数可能明显增加。此外,在严重的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中毒等情况下,中性粒细胞也会反应性增多。
2. 淋巴细胞:在人体的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病毒感染是导致淋巴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如流行性感冒、风疹等。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淋巴细胞白血病,也会出现淋巴细胞数量的异常升高。而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等情况下,淋巴细胞数量可能减少。
3. 单核细胞:具有吞噬和清除病原体、衰老细胞等功能。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某些感染,如疟疾、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
4. 嗜酸性粒细胞: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密切相关。当发生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寄生虫感染,尤其是肠道寄生虫感染,也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此外,某些皮肤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异常。
5.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较少,其增多可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血液病等。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的调节,释放的物质可引起过敏症状。
6. 红细胞: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检测红细胞数量、形态、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贫血等疾病。如果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贫血,常见的原因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7.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血小板数量增多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常规五分类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通过对各类血细胞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为多种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如果血常规五分类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原因。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广州南粤医药研究所门诊部评价:医生态度和服务质量
15小时前2025年成都棕南精神科医院效果如何?
21小时前便捷服务:西安治疗癫痫病医院网络预约“官方渠道”脑膜炎引起的癫痫病治疗方
21小时前公开指导:西安治疗癫痫病重点医院“排名上升”儿童癫痫病的护理措施
21小时前榜单实时公开:西安治疗癫痫病医院“排名出炉”药物治不好癫痫怎么办(
21小时前热点发布:西安癫痫病医院口碑榜“排名top2”治疗癫痫病的方法有哪些
21小时前西宁皮肤过敏哪家医院好-湿疹问题的危害后果?
22小时前西宁皮肤过敏哪家医院好-治疗湿疹该注意什么?
22小时前在西宁治皮炎哪家医院好-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
22小时前在西宁治皮炎哪家医院好-脂溢性皮炎是什么?
22小时前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