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囊即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与经血逆流、体腔上皮化生、遗传、免疫、炎症等因素有关,会有痛经、月经异常、不孕等表现,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诊断,治疗方法有药物、手术等。
1. 定义:巧克力囊肿是因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内生长,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形成的陈旧性积血囊肿,因囊内液体似巧克力样得名。
2. 病因:
经血逆流: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
体腔上皮化生: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等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在反复受到经血、慢性炎症或持续卵巢激素刺激后,可化生为子宫内膜样组织,形成巧囊。
遗传因素:巧囊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巧囊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无法有效清除异位的子宫内膜细胞,使其得以在异位部位种植、生长,进而发展为巧囊。
炎症因素:盆腔炎症可改变盆腔内环境,促进异位内膜的生长和黏附,增加巧囊的发病几率。
3. 症状:
痛经:为主要症状,多为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常于月经前1 - 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持续整个经期。
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
不孕:巧囊可影响卵巢功能、盆腔微环境等,导致受孕困难。
性交疼痛:多发生于月经来潮前,因性交时碰撞或子宫收缩上提而引起疼痛。
急腹痛:囊肿破裂时,可出现突发的剧烈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4. 诊断:
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附件区触及与子宫相连的囊性包块,有轻压痛。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典型的巧囊超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内部可见密集的点状回声。
血清CA125测定:部分巧囊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轻度升高,但特异性不强,多用于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巧囊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内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5. 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短效避孕药、孕激素、孕三烯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短效避孕药可抑制排卵,使子宫内膜萎缩,减少异位内膜的出血;孕激素可使异位内膜蜕膜化,从而控制症状;孕三烯酮具有抗孕激素、抗雌激素和雄激素样作用,可使异位内膜萎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激素水平下降,出现暂时性闭经,使异位内膜萎缩。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囊肿较大或有急腹症表现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保守性手术、半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保守性手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仅切除或破坏异位内膜病灶;半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和病灶,但保留卵巢;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及所有异位内膜病灶。
巧克力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会给患者带来多种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通过合理的检查手段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