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按科室找

按部位找

按拼音找

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库首页 > 疾病文章 > 脑出血在CT上有哪些表现?
预约挂号 广告X

脑出血在CT上有哪些表现?

发布时间:2025-09-08 08:13:31
家庭医生在线疾病查询
举报/反馈

脑出血CT表现主要包括急性期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带、占位效应、亚急性期密度变化、慢性期囊腔形成等。

1. 急性期高密度影:在脑出血发生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CT图像上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影。这是因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在CT上呈现出高密度。一般来说,新鲜出血的CT值在60 - 80Hu之间。高密度影的形态多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例如,壳核出血多为肾形,丘脑出血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2. 周围水肿带:在出血后的数小时至数天,血肿周围会逐渐出现低密度的水肿带。这是由于血肿周围脑组织受到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中。水肿带的范围和程度与出血量、出血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在出血后2 - 3天开始明显,7 - 10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消退。

3. 占位效应:较大的血肿会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导致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占位效应。脑室受压可表现为脑室变小、变形,严重时可导致脑室系统梗阻,引起脑积水。中线结构移位是指大脑镰、透明隔等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移位程度与血肿大小和部位有关。占位效应的出现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4. 亚急性期密度变化:出血后数天至数周,血肿内的血红蛋白逐渐分解,CT值逐渐降低,血肿边缘开始模糊。一般在出血后1 - 2周,血肿密度开始不均匀,中心部位仍为高密度,周边可出现低密度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密度区逐渐缩小,低密度区逐渐扩大。

5. 慢性期囊腔形成:出血后数周甚至数月,血肿完全吸收,被脑脊液填充,形成低密度的囊腔。此时,CT图像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CT值接近脑脊液。囊腔周围的脑组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表现为脑沟增宽、脑室扩大等。

脑出血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的CT表现,可以了解脑出血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对于脑出血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可以根据CT表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上一篇:坐骨神经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哪些食物和药物有助于排铜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资讯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