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症状有全身症状、局部疼痛、关节肿胀、功能障碍、寒性脓肿等。
1. 全身症状: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破坏性病变,在发病初期,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常见的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7.5℃ - 38℃之间,午后较为明显。还会伴有盗汗,即在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止。此外,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不佳,身体容易疲倦,体重也可能逐渐下降,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
2. 局部疼痛:随着病情发展,病变部位会出现疼痛。初期疼痛可能比较轻微,呈间歇性,活动后疼痛会加重。疼痛的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酸痛或刺痛。例如,脊柱结核患者可能会感到背部或腰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肢;髋关节结核患者会出现髋关节部位的疼痛,有时会向膝关节放射。
3. 关节肿胀:患病关节周围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关节内积液、软组织炎症以及骨质破坏等原因导致的。肿胀的程度因病情而异,早期可能不太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肿胀会逐渐加重。肿胀部位的皮肤温度可能会略有升高,颜色可能正常或稍红。
4. 功能障碍:骨结核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例如,膝关节结核患者可能会出现膝关节屈伸困难,行走时跛行;脊柱结核患者可能会出现脊柱活动僵硬,不能弯腰、转身等。这是因为病变破坏了关节的结构和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导致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能力下降。
5. 寒性脓肿:这是骨结核比较典型的症状之一。当病变部位的脓液积聚到一定程度,会形成脓肿。这种脓肿与一般的化脓性感染不同,局部皮肤不红、不热,所以称为寒性脓肿。寒性脓肿可出现在病变附近,也可沿组织间隙流注到远离病变的部位。例如,脊柱结核的寒性脓肿可流注到腰大肌、腹股沟等部位。如果脓肿破溃,会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有脓液、干酪样物质流出。
骨结核的症状较为复杂,涉及全身和局部多个方面。早期识别这些症状对于骨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外科或感染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