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按科室找

按部位找

按拼音找

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库首页 > 疾病文章 > 喉咙痛最怕的三种药,你知道是哪些吗?
预约挂号 广告X

喉咙痛最怕的三种药,你知道是哪些吗?

发布时间:2025-09-13 07:01:31
家庭医生在线疾病查询
举报/反馈

喉咙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冒、流感、咽炎、扁桃体炎等。喉咙痛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吞咽和说话,还可能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应对喉咙痛时,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喉咙痛最怕的三种药。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 (一)作用机制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药物。对于喉咙痛,其主要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前列腺素是一种在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它会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引起疼痛和发热。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后,能有效缓解喉咙的炎症和疼痛。

(二)常用药物及特点

1. 布洛芬

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它可以口服,剂型有片剂、胶囊、混悬液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一般来说,成人每次服用 0.3 - 0.6 克,每 4 - 6 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但 24 小时内不得超过 2.4 克。儿童的用量则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计算。布洛芬在缓解喉咙痛的同时,还能减轻发热症状,对于因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喉咙痛伴有发热的情况较为适用。

2.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它不仅能止痛、抗炎,还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于喉咙痛,阿司匹林也能起到较好的缓解效果。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 0.3 - 1 克,每天 3 - 4 次。然而,阿司匹林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刺激,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此外,儿童和青少年在患有流感或水痘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时,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瑞氏综合征的风险,因此一般不建议儿童和青少年使用阿司匹林来治疗喉咙痛。

3.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也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它的作用机制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略有不同,主要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 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适合大多数人群使用。成人每次用量为 0.3 - 1 克,每 4 - 6 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24 小时内不得超过 4 克。儿童的用量同样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调整。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用药,避免过量使用。

2. 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需要谨慎,尤其是在怀孕的后三个月,应避免使用布洛芬等药物,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二、含片类药物 (一)作用机制

含片类药物通常含有消毒防腐、消肿止痛、润喉生津等成分。当含片含在口中时,药物会缓慢溶解,直接作用于喉咙局部,起到杀菌、消炎、减轻水肿、缓解疼痛和滋润喉咙的作用。它们可以在喉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外界刺激对喉咙的伤害,同时促进喉咙黏膜的修复。

(二)常用药物及特点

1. 西瓜霜含片

西瓜霜含片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含片,主要由西瓜霜、冰片、薄荷脑等成分组成。西瓜霜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冰片能清热止痛、防腐生肌,薄荷脑则有清凉止痒、疏风散热的作用。西瓜霜含片口感清凉,能迅速缓解喉咙的疼痛和不适感,对于因上火、咽炎等引起的喉咙痛效果较好。一般每次含服 1 - 2 片,每小时含数次,每天数次。

2. 草珊瑚含片

草珊瑚含片的主要成分是肿节风浸膏、薄荷脑、薄荷素油等。肿节风具有抗菌消炎、祛风通络、活血散结的作用,薄荷脑和薄荷素油能清凉止痛、疏风清热。草珊瑚含片对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喉痹,症见咽喉肿痛、声哑失音等有很好的疗效。用法为含服,一次 2 片(小片),每隔 2 小时一次,一日 6 次;或一次 1 片(大片),每隔 2 小时 1 次,一日 5 - 6 次。

3. 西地碘含片

西地碘含片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分子碘,它在唾液作用下迅速释放,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杀灭各种微生物。西地碘含片具有杀菌力强、杀菌范围广的特点,对于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的喉咙感染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还能改善喉咙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一般每次含服 1.5 毫克,一日 3 - 5 次。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含片类药物应含在口中缓慢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以免影响药效。

2. 对含片中某些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如对碘过敏者不能使用西地碘含片。

3. 含片类药物一般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病因。如果喉咙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三、抗生素类药物 (一)作用机制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当喉咙痛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炎、链球菌咽炎等,抗生素可以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来消除感染,从而缓解喉咙痛的症状。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作用机制有所不同,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是作用于细菌细胞壁,阻止其合成,导致细菌死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则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达到抑菌的目的。

(二)常用药物及特点

1. 青霉素类

青霉素是最早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强、毒性低等优点。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有阿莫西林等。阿莫西林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于由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喉咙感染效果较好。成人一次 0.5 克,每 6 - 8 小时 1 次,一日剂量不超过 4 克;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 20 - 40 毫克/千克,每 8 小时 1 次。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需要进行皮试,以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2. 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特点。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可分为一代、二代、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对于喉咙感染,常用的有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等。头孢拉定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成人一次 0.25 - 0.5 克,每 6 小时 1 次,感染较严重者一次可增至 1 克,但一日总量不超过 4 克。

3.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对于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过敏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替代选择。阿奇霉素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等特点,一般采用三日疗法或五日疗法。三日疗法为每日一次,每次 500 毫克;五日疗法为第 1 日 500 毫克,第 2 - 5 日,每日一次,每次 250 毫克。罗红霉素的用法一般为成人一次 150 毫克,一日 2 次;也可一次 300 毫克,一日 1 次。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抗生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能自行用药。因为喉咙痛并不一定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痛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 使用抗生素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3. 抗生素的疗程应足够,一般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连续服用一定的天数,不能擅自停药,以免感染复发。

四、其他缓解喉咙痛的方法

除了使用上述三种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缓解喉咙痛。

(一)饮食调整

1.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滋润喉咙,缓解疼痛和干燥感。建议每天饮用 1500 - 2000 毫升的水,可以是白开水、温水、淡茶水等。

2.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过甜、过咸的食物可能会刺激喉咙,加重疼痛症状,应尽量避免食用。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

3.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 C、维生素 B 等对喉咙黏膜的修复有帮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草莓、菠菜、胡萝卜等。

(二)生活习惯调整

1. 注意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从而缓解喉咙痛的症状。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干燥的空气会使喉咙更加不适,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或使用空调的房间。

3. 避免过度用嗓:减少说话的时间和音量,避免长时间唱歌、喊叫等,让喉咙得到充分的休息。

五、何时需要就医

虽然上述三种药物对喉咙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喉咙痛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1. 喉咙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一周)且无明显缓解。

2. 伴有高热(体温超过 38.5℃)、头痛、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3. 喉咙疼痛剧烈,影响吞咽和呼吸。

4. 喉咙出现肿胀、溃疡、出血等异常情况。

5. 儿童出现拒绝进食、流口水、声音嘶哑等症状。

总之,喉咙痛是一种常见但不容忽视的症状。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用药。如果对喉咙痛的治疗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同时,结合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助于更快地缓解喉咙痛,恢复健康。

上一篇:哪种假牙性价比高?便宜又好的假牙选择攻略
下一篇:哪种假牙性价比高?便宜又好的假牙选择攻略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资讯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