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它通过对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进行分析,能够为医生提供有关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许多疾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通过血常规检查却能发现一些异常迹象,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那么,血常规究竟能查出哪些疾病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血常规检查的基本内容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细胞成分的数量、形态和比例等方面的检测。
- 红细胞相关指标: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血常规中与红细胞相关的指标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等疾病。
- 白细胞相关指标: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血常规中白细胞相关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比例等。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通过分析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比例,可以了解身体的免疫状态和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
- 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血常规中血小板相关指标有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出血性疾病或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常规能查出的常见疾病贫血类疾病
-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主要由于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等原因导致。血常规检查通常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降低,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特点。同时,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也会降低,而总铁结合力升高。
-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₁₂引起的贫血。血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大,呈现大细胞性贫血。此外,还可能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水平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血常规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骨髓穿刺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感染性疾病
- 细菌感染:当身体受到细菌感染时,血常规检查通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其中以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为主。例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等,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达到80%以上。此外,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也会升高,有助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感、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血常规还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一般超过10%具有诊断意义。
- 寄生虫感染:某些寄生虫感染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例如,蛔虫、钩虫、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时,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升高。此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血液系统疾病
-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血常规检查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同时可伴有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白血病细胞在血常规中可能表现为幼稚细胞增多,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检查来明确白血病的类型和分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血常规检查可出现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如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骨髓穿刺和活检是诊断MDS的重要方法,可发现骨髓造血细胞病态造血的表现。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持续显著升高。血常规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常超过450×10⁹/L,有时可高达1000×10⁹/L以上。还需要结合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增多。
其他疾病
- 过敏性疾病:当身体发生过敏反应时,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例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疾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可升高。此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过敏史、临床表现以及过敏原检测等进行综合诊断。
- 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血常规检查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等异常。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自身抗体检测等进行综合判断。
血常规检查结果的解读注意事项血常规检查结果只是疾病诊断的一个参考依据,不能仅凭血常规结果就确诊某种疾病。在解读血常规检查结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结合临床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线索。例如,一个患者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但没有任何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升高。
- 动态观察: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血常规检查结果也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有时需要多次复查血常规,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 综合其他检查:为了明确诊断,往往需要结合其他检查项目,如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体检测等。例如,对于疑似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除了血常规检查外,还需要进行血培养、痰培养等病原体检测,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血常规检查的局限性虽然血常规检查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不能明确病因:血常规检查只能发现血液中的一些异常变化,但不能确定导致这些异常的具体病因。例如,贫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血常规检查只能提示贫血的存在和类型,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贫血的病因。
- 早期疾病可能无明显异常:在某些疾病的早期,血常规检查可能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例如,一些恶性肿瘤在早期可能血常规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才会出现贫血、白细胞异常等改变。
-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的血常规指标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一些生理因素如运动、饮食、情绪等也可能会对血常规检查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解读血常规检查结果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血常规是一项简单、快速、有效的检查项目,能够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通过对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但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成都精神科医院,孩子吃抑郁药物变胖怎么办?
2周前成都精神科医院,重度抑郁伴严重焦虑躯体化
2周前2025年成都棕南医院精神科解答:重度抑郁、焦虑、双相
2周前今日热门推荐:杭州男科医院有哪些 —— 杭州阿波罗医院 “排名榜” 靠前 (在线咨询)
2周前今日要闻:杭州比较专业的男科医院 “具体排名” 杭州阿波罗医院口碑好不好。
2周前精选发布:杭州前列腺医院排名实时更新 —— 杭州治前列腺推荐:
2周前健康咨询:杭州看男科好的医院在哪里?杭州阿波罗医院透明化收费,打造安心就医环境。
2周前「在线咨询」杭州阿波罗医院男科治疗早泄 (2025) 杭州看早泄口碑好的男科医院!
2周前广州哪家医院治疗皮肤病好-广州南粤医药研究所皮肤科
2周前上海哪个医院治疗皮炎好-上海皮炎治疗医院
2周前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