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按科室找

按部位找

按拼音找

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库首页 > 疾病文章 > 月经不走一直流血,究竟是怎么回事?
预约挂号 广告X

月经不走一直流血,究竟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9-30 03:09:31
家庭医生在线疾病查询
举报/反馈

月经是女性生理健康的重要“晴雨表”,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规律,经期持续时间也相对固定。然而,有些女性会遇到月经不走一直流血的情况,这不仅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可能暗示着身体存在某些健康问题。那么,月经不走一直流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内分泌失调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就像一个精密的“指挥中心”,各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着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内分泌失调则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导致月经异常。

黄体功能异常

黄体是在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转变成的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结构。黄体可以分泌孕激素,对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和妊娠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黄体功能不全,孕激素分泌不足,就会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导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情况。而黄体萎缩不全则会使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可长达 9 - 10 天甚至更长,且出血量时多时少。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它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影响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功能,从而导致月经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使子宫内膜增生过快,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代谢减慢,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良,出现月经量减少、闭经,但也可能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导致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时多时少等。这是因为长期无排卵,子宫内膜在单一雌激素的刺激下持续增生,而缺乏孕激素的对抗,容易发生突破性出血。

妇科疾病

许多妇科疾病都可能导致月经不走一直流血,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情况。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根据肌瘤生长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其中,黏膜下肌瘤和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容易引起月经改变,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这是因为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较大的息肉或多个息肉可能会引起月经异常,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这是因为息肉占据了宫腔内的空间,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可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能出现阴道排液、下腹疼痛等症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宫颈癌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宫颈癌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晚期则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

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盆腔炎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部分患者也会出现月经异常,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会使盆腔充血,子宫内膜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月经失调。

全身性疾病

除了妇科疾病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月经不走一直流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黏膜出血,如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也可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这是因为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出血倾向增加,从而出现月经异常。

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白血病患者可出现贫血、发热、出血等症状,其中出血可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抑制了正常的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白血病细胞还可能释放一些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进一步加重出血倾向。

肝脏疾病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它参与了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当肝脏发生疾病时,如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的功能受损,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也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月经异常表现。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月经不走一直流血。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或凝血功能,从而导致月经异常。例如,长期服用避孕药、抗凝血药、精神类药物等都可能引起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情况。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会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干扰正常的月经周期;抗凝血药则会抑制血液的凝固,增加出血的风险;精神类药物可能会影响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失调。

放置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常用的避孕方法,但部分女性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可能会出现月经异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这是因为宫内节育器作为一种异物,会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和出血。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 3 - 6 个月内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宫内膜会逐渐适应,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对月经产生影响。例如,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都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月经异常。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激素分泌紊乱;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节律;饮食不规律,如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吸收,也可能导致月经失调。

月经不走一直流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女性朋友们不要惊慌,但也不能忽视。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妇科检查、B 超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维护身体健康。

此外,如果出现大量出血、头晕、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的后果。女性朋友们要关注自己的月经情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上一篇:1岁多宝宝拉肚子怎么办?这些应对方法家长必知!
下一篇:揭秘:为什么戒烟后性功能会减退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资讯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