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痛苦。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多样化,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了解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流性食管炎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表现、发病原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等。
二、反流性食管炎的定义和概述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正常情况下,食管有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如食管下括约肌(LES)的正常功能、食管的清除能力以及食管黏膜的抵抗力等。当这些防御机制受损时,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反流物就会刺激食管黏膜,导致炎症的发生。
三、症状表现1. 烧心和反流
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烧心和反流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部分患者烧心和反流症状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
2. 胸痛
胸痛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疼痛发生在胸骨后或剑突下。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有时酷似心绞痛,可伴有或不伴有烧心和反流。
3. 吞咽困难
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难,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症状呈间歇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少数患者吞咽困难是由食管狭窄引起,此时吞咽困难可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4. 其他症状
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引起食管外症状,如咽喉炎、慢性咳嗽和哮喘。一些患者诉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棉团感或堵塞感,但无真正吞咽困难,称为癔球症。
四、发病原因1. 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
食管下括约肌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重要屏障。多种因素可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如某些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等)、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地西泮等)、腹内压增高(如妊娠、肥胖、腹水等)、胃内压增高(如胃排空延迟等)。此外,食管裂孔疝也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可破坏食管下括约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
2. 食管清除作用降低
正常情况下,食管通过蠕动将反流物排入胃内,这是食管廓清的主要方式。当食管蠕动功能减弱或唾液分泌减少时,食管清除反流物的能力下降,反流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延长,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增加。
3. 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
食管黏膜屏障包括上皮前、上皮和上皮后屏障。长期吸烟、饮酒、刺激性食物或药物等因素可削弱食管黏膜屏障功能,使黏膜不能抵御反流物的损害。
4. 胃排空延迟
胃排空延迟可导致胃内压力增高,从而增加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等可引起胃排空延迟。
五、诊断方法1.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并能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结合活检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炎和其他食管病变(如食管癌等)作鉴别。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病变。
2. 24小时食管pH监测
该检查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方法,通过记录食管内pH值的变化,了解食管环境的酸碱度,从而判断有无胃食管反流及反流的程度。一般认为,食管pH值<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指标。
3. 食管压力测定
食管压力测定可了解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状态,测定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长度、松弛情况等。当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时,提示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
4. 食管钡餐检查
食管钡餐检查对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敏感性不高,但可用于排除食管癌等其他食管疾病。在X线钡餐检查中,可观察到食管蠕动情况、有无钡剂反流等表现。
六、治疗措施1. 一般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基础。患者应避免进食使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注意减少一切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戒烟戒酒。
2. 药物治疗
(1)抑酸药: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₂受体拮抗剂(H₂RA)。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能抑制胃酸分泌,迅速缓解症状,促进食管黏膜愈合,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H₂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抑酸作用较质子泵抑制剂弱,适用于轻、中症患者。
(2)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3)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等,可中和胃酸,在食管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和损伤。
3.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发作或存在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等)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为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通过重建食管下括约肌的抗反流机制,达到治疗目的。
4. 内镜治疗
近年来,内镜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逐渐开展,如内镜下射频治疗、内镜下注射治疗等。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目前其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七、并发症1. 上消化道出血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可导致出血,出血量较小时表现为黑便,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呕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导致贫血。
2. 食管狭窄
反复发作的反流性食管炎可导致食管黏膜纤维组织增生,引起食管狭窄。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进食。
3. 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其发生腺癌的风险较正常人高30~50倍。因此,对于Barrett食管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癌变。
八、预防措施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多高脂肪、高糖、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 避免诱发因素
尽量避免使用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长时间弯腰、穿紧身衣等增加腹内压的行为。
3. 定期体检
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九、预后情况大多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食管黏膜炎症可愈合。但部分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等,预后相对较差,需要密切随访和积极治疗。
十、总结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了解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表现、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公众也应加强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做好预防工作,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广州南粤医药研究所皮肤科-广州南粤医药研究所皮肤科口碑
2周前广州哪个医院治疗青春痘效果较好-广州去哪看青春痘好
2周前西宁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好“推荐排行”西宁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2周前西宁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实力公开”西宁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在哪?
2周前西宁脱发治疗的好医院“实时公开”西宁治脱发哪家医院好?
2周前西宁什么医院治疗脱发好“热点新闻”西宁治疗脱发哪个医院好?
2周前西宁哪里治湿疹的医院“排名动态”西宁看湿疹医院哪里好?
2周前西宁有什么医院专治湿疹“本周焦点”西宁湿疹医院哪家好?
2周前西宁去哪看腋臭“聚焦热点”西宁哪有看腋臭的?
2周前西宁腋臭哪家医院看“重点发布”青海西宁哪里去除腋臭专业?
2周前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