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据统计,全球范围内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其患病率也相当可观,约有 1 亿以上的患者深受其扰。该病以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质量、学习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哮喘等多种并发症。药物治疗是目前控制过敏性鼻炎症状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 5 种常见药物。
二、抗组胺药(一)作用机制
抗组胺药主要通过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组胺 H1 受体,使组胺不能同 H1 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其引起的过敏反应,如鼻痒、打喷嚏和流鼻涕等症状。
(二)代表药物——氯雷他定
1. 药理特性
氯雷他定是一种长效、高效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选择性地对外周 H1 受体的持久作用。它不易透过血 - 脑屏障,因此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相比,中枢镇静作用明显降低,副作用相对较少。其口服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1 - 3 小时起效,作用可持续 24 小时以上。
2. 临床应用
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的各种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等。在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期,患者可在接触过敏原前 1 - 2 周开始服用,能有效减轻症状发作的程度。
3. 用法用量
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一日 1 次,一次 10mg。2 - 12 岁儿童:体重>30kg,一日 1 次,一次 10mg;体重≤30kg,一日 1 次,一次 5mg。
4. 不良反应
偶有乏力、头痛、嗜睡、口干、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胃炎以及皮疹等。罕见不良反应有脱发、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心悸等。
(三)代表药物——西替利嗪
1. 药理特性
西替利嗪也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它能稳定肥大细胞,减少炎症介质如组胺等的释放。其作用强而持久,对 H1 受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有效抑制由组胺介导的早期过敏反应和晚期过敏反应。
2. 临床应用
可用于治疗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对于伴有眼部症状的患者也有较好的疗效。它可以迅速缓解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用法用量
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一次 10mg,一日 1 次。如出现不良反应,可改为早晚各 5mg。6 - 11 岁儿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推荐起始剂量为 5mg 或 10mg,一日 1 次。2 - 5 岁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 2.5mg,一日 1 次;最大剂量可增至 5mg,一日 1 次,或 2.5mg 每 12 小时 1 次。
4.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头痛、眩晕、激动、胃肠道不适等。偶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
三、鼻用糖皮质激素(一)作用机制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和抗水肿作用。它可以抑制多种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鼻黏膜的充血、水肿,从而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长期使用还能改善鼻黏膜的敏感性,降低鼻黏膜的高反应性。
(二)代表药物——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1. 药理特性
布地奈德是一种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其局部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2. 临床应用
适用于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非过敏性鼻炎,可预防和治疗鼻息肉切除术后鼻息肉的再生。对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是一线治疗药物。
3. 用法用量
成人及 6 岁以上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一日 256μg,此剂量可于早晨一次喷入或早晚分二次喷入。即:早晨每个鼻孔内喷入 128μg(2×64μg);或早晚两次,每次每个鼻孔内喷入 64μg。在获得预期的临床效果后,减少用量至控制症状所需的最小剂量。
4. 不良反应
约 5%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刺激的不良反应,如鼻干、鼻刺激、鼻出血等。极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眼压升高、青光眼等。
(三)代表药物——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1. 药理特性
糠酸莫米松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它的亲脂性较强,能更好地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在鼻黏膜局部发挥持久的抗炎作用。
2.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成人、青少年和 3 - 11 岁儿童的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对于轻度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单独使用;对于中重度患者,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3. 用法用量
成人(包括老年患者)和青年:用于预防和治疗的常用推荐量为每侧鼻孔 2 喷(每喷为 50μg),一日 1 次(总量为 200μg)。当症状被控制时,剂量可减至每侧鼻孔 1 喷(总量 100μg),即能维持疗效。如果症状未被有效控制,则剂量可增至每侧鼻孔 4 喷(总量 400μg),在症状控制后减小剂量。3 - 11 岁儿童:常用推荐量为每侧鼻孔 1 喷(每喷为 50μg),一日 1 次(总量为 100μg)。
4. 不良反应
在临床研究中报道与本品有关的局部不良反应(成人及青少年患者)包括鼻出血,如明显出血、带血黏液和血斑,咽炎、鼻灼热感及鼻部刺激感等。
四、减充血剂(一)作用机制
减充血剂主要通过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黏膜的充血、水肿,从而迅速缓解鼻塞症状。但这类药物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可能会引起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反应。
(二)代表药物——麻黄碱滴鼻液
1. 药理特性
麻黄碱是一种拟肾上腺素药,能直接激动α、β两种受体,使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冠状血管和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在鼻腔局部使用时,能有效收缩鼻黏膜血管,改善鼻腔通气。
2. 临床应用
用于缓解鼻黏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在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鼻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和睡眠时,可短期使用以快速缓解症状。
3. 用法用量
滴鼻:一次每侧鼻孔 2 - 4 滴,一日 3 - 4 次。
4. 不良反应
偶见一过性轻微烧灼感、干燥感、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长期使用可致心悸、焦虑不安、失眠等,还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
(三)代表药物——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
1. 药理特性
赛洛唑啉为咪唑啉类衍生物,是一种长效的鼻血管收缩剂。它直接作用于鼻黏膜小血管上的α - 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血管收缩作用,从而减少血流量,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
2. 临床应用
用于减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等疾病引起的鼻塞症状。
3. 用法用量
成人和 6 岁以上儿童,一次一侧 2 - 3 喷,早晨和睡前各 1 次。
4. 不良反应
滴药过频易致反跳性鼻充血,久用可致药物性鼻炎。少数人有轻微烧灼感、针刺感、鼻黏膜干燥以及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反应。
五、白三烯调节剂(一)作用机制
白三烯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白三烯调节剂通过抑制白三烯的合成或阻断白三烯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同时,它还对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代表药物——孟鲁司特钠
1. 药理特性
孟鲁司特钠是一种口服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特异性地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1)受体。它可以调节气道平滑肌和其他细胞的白三烯活性,减少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气道功能。
2. 临床应用
适用于 2 岁至 14 岁儿童和成人以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对于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孟鲁司特钠可以同时控制鼻部和下呼吸道的炎症,改善患者的整体病情。
3. 用法用量
15 岁及 15 岁以上成人:每日 1 片(10mg),睡前服用。6 - 14 岁儿童:每日服用咀嚼片 1 片(5mg),睡前服用。2 - 5 岁儿童:每日服用咀嚼片 1 片(4mg),睡前服用。
4. 不良反应
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通常不需要终止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口干、嗜睡、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偶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等。
六、肥大细胞稳定剂(一)作用机制
肥大细胞稳定剂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减少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的释放,预防和减轻过敏反应。它主要用于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二)代表药物——色甘酸钠滴鼻液
1. 药理特性
色甘酸钠通过抑制细胞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环磷腺苷(cAMP)的分解减少,细胞内 cAMP 含量升高,从而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钙离子转运入肥大细胞内,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
2. 临床应用
用于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对已发作的过敏性鼻炎症状缓解作用不明显。在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前 1 - 2 周开始使用,可有效降低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3. 用法用量
滴鼻:一次 5 - 6 滴,一日 5 - 6 次。
4.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在开始用药时可能会有鼻刺痛感、烧灼感、喷嚏、轻微头痛等,一般可在继续用药中消失。
七、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用药方法等。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例如,抗组胺药与酒精、镇静催眠药等合用时,可能会增强中枢抑制作用。因此,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3. 观察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自身的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 联合用药:对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单一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如鼻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组胺药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5. 预防措施:药物治疗只是缓解症状的一种手段,患者还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等,有助于减少过敏原的接触,降低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频率。
八、结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且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药物治疗在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白三烯调节剂和肥大细胞稳定剂等 5 种类型的药物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病情、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结合预防措施,减少过敏原的接触,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西宁哪家牛皮癣好“动态更新”西宁哪里看牛皮癣好?
2周前西宁治疗牛皮癣哪里好“今日关注”西宁治疗牛皮癣去哪里好?
2周前北京中医医院金力医生:非炎性痤疮
2周前西宁祛除狐臭哪里好“重点发布”西宁有哪个医院可以去狐臭?
2周前西宁到哪个医院治狐臭好“聚焦热点”西宁治疗狐臭的医院在哪里?
2周前紫癜应该看什么科?北京治疗紫癜的医院
2周前广州哪里治疗银屑病医院好-广州哪看银屑病好
2周前广州南粤医药研究所皮肤科-广州南粤医药研究所皮肤科口碑
2周前广州哪个医院治疗青春痘效果较好-广州去哪看青春痘好
2周前西宁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好“推荐排行”西宁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2周前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