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它能够直接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对于发现肠道疾病,如肠息肉、肠炎、肠癌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肠镜检查。了解哪些人不能做肠镜,对于保障受检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四种不适合做肠镜的人群。
一、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心肺功能与肠镜检查的关系
心肺功能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肠镜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一定的体位,并且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对肠道产生刺激,引起患者的不适,导致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发生变化。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这种变化通常是可以耐受的。但对于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情况则截然不同。
具体病症及风险
1. 严重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严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脏供血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心脏储备能力下降。在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紧张、不适等因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无法为心肌提供足够的血液,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危及患者生命。
2. 严重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电活动紊乱,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受到影响。肠镜检查时的刺激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律失常,导致心跳过慢或过快,甚至出现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引发心脏骤停。
3. 重度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肠镜检查可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力衰竭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甚至导致急性肺水肿,威胁患者生命。
4. 严重肺部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气体交换不足,血氧饱和度下降。在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体位,这会进一步限制胸廓的运动,加重呼吸困难。而且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可能会使患者呼吸频率加快,导致呼吸肌疲劳,甚至诱发呼吸衰竭。
应对措施
对于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医生通常会在进行肠镜检查前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如果心肺功能严重受损,不适合进行肠镜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替代检查方法,如肠道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肠道疾病的诊断。
二、急性腹膜炎患者急性腹膜炎的定义和病理生理
急性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物理损伤等因素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腹膜是覆盖在腹腔内表面和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膜,具有润滑、保护和防御等功能。当发生急性腹膜炎时,腹膜会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炎症反应,腹腔内会积聚大量的渗出液,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毒素。
肠镜检查的风险
1. 感染扩散
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需要将肠镜通过肛门插入肠道。在急性腹膜炎患者中,肠道周围已经存在严重的感染,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将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带入腹腔其他部位,导致感染扩散,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例如,原本局限于某一部位的腹膜炎可能会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死亡率。
2. 肠穿孔风险增加
急性腹膜炎患者的肠道组织处于炎症状态,肠壁充血、水肿,质地变脆,韧性降低。在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镜的操作可能会对肠壁造成损伤,导致肠穿孔。一旦发生肠穿孔,腹腔内的细菌和肠内容物会进一步污染腹腔,引起更严重的感染和炎症反应,需要紧急进行手术治疗。
处理方法
对于急性腹膜炎患者,首要任务是控制感染,缓解炎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措施。在病情得到控制,炎症消退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肠镜检查。
三、肠道急性炎症期患者常见肠道急性炎症疾病
肠道急性炎症期常见的疾病包括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期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形成溃疡。
肠镜检查的危害
1. 加重肠道损伤
在肠道急性炎症期,肠道黏膜非常脆弱,容易受到损伤。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镜的摩擦和刺激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肠道黏膜,使炎症加重,导致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例如,在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期,肠道黏膜已经存在广泛的溃疡和糜烂,肠镜检查可能会使溃疡面扩大,引起大量出血。
2. 引发感染扩散
肠道急性炎症期,肠道内存在大量的细菌和毒素。肠镜检查可能会破坏肠道的正常屏障功能,使细菌和毒素更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感染,如败血症等。
3. 影响诊断结果
急性炎症期的肠道黏膜表现与慢性肠道疾病或肠道肿瘤的表现可能相似,容易造成误诊。而且炎症导致的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等改变可能会掩盖一些潜在的病变,影响医生对肠道疾病的准确判断。
检查建议
对于肠道急性炎症期患者,医生通常会先给予积极的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退,肠道黏膜恢复正常后,再进行肠镜检查。在治疗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促进肠道炎症的恢复。
四、精神疾病无法配合者精神疾病对肠镜检查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存在异常,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理解和配合肠镜检查。常见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等。
1. 无法配合检查操作
肠镜检查需要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按照医生的指示调整体位。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幻觉、妄想等症状,无法听从医生的指挥,导致检查无法顺利进行。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听、幻视等症状,对周围环境产生错误的感知,在检查过程中突然躁动不安,影响肠镜的操作,增加肠道损伤的风险。
2. 增加检查风险
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往往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在肠镜检查过程中,这些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而且患者可能会因为无法忍受检查的不适而突然挣扎,可能会导致肠镜损伤肠道黏膜,甚至引起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解决办法
对于精神疾病无法配合者,医生首先会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如果患者的精神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控制,医生会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进行肠镜检查。在检查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如果患者的精神疾病严重,无法通过药物控制,医生可能会选择其他替代检查方法,或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肠镜检查,但全身麻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医生进行全面评估。
五、总结肠镜检查虽然是一种重要的肠道检查方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急性腹膜炎患者、肠道急性炎症期患者和精神疾病无法配合者这四类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存在较大风险,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进行肠镜检查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严格掌握肠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确保检查的安全和有效。同时,患者也应该如实向医生告知自己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不适合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明确肠道疾病的诊断,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