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自 1982 年被发现以来,它就成为了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幽门螺杆菌与许多胃部疾病密切相关,了解其症状表现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至关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约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在发展中国家感染率更高。我国的感染率约为 50% - 60%。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明显症状,但了解这些可能的表现,能帮助我们在身体发出信号时及时察觉,采取相应措施。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般症状 (一)消化不良相关症状1. 腹胀
腹胀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生存繁殖,会影响胃部的正常消化功能。它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的蠕动能力下降。食物在胃内不能及时被消化和排空,就会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引起腹胀感。患者常常会感觉胃部胀满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有些患者甚至会觉得腹部像鼓一样,有紧绷感。
2. 腹痛
腹痛也是常见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发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炎症刺激胃黏膜上的神经末梢,从而导致腹痛。腹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隐痛,这种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像是有一根丝线在轻轻拉扯胃部;有的则是钝痛,感觉胃部有沉重的压迫感;还有的患者会出现剧痛,疼痛难忍,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腹痛的发作时间也不固定,可能在空腹时发作,也可能在进食后出现。
3. 恶心和呕吐
当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部黏膜受损,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紊乱时,就容易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恶心是一种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患者会有想要呕吐的冲动,但不一定会真的呕吐出来。而呕吐则是胃内容物经食管从口腔排出的现象。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呕吐,可能是因为胃部肌肉的强烈收缩,将胃内未消化的食物排出体外。一般来说,呕吐后患者会感觉稍微舒服一些,但如果频繁呕吐,可能会导致身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 食欲不振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由于胃部不适,患者在进食时会感觉胃部有饱胀感或疼痛感,从而对食物产生抵触情绪。此外,幽门螺杆菌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味觉和嗅觉,使食物的味道变得不再那么诱人。长期食欲不振会导致患者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身体逐渐消瘦,免疫力下降。
(二)口腔异味口腔异味也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重要表现。幽门螺杆菌不仅可以在胃部生存,还可能存在于口腔中,尤其是牙菌斑里。它在口腔内分解食物残渣,产生有臭味的挥发性硫化物,从而导致口臭。这种口臭与普通的口腔卫生不良引起的口臭有所不同,即使患者每天认真刷牙、使用漱口水,口臭仍然难以消除。而且,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口臭具有持续性,会给患者的社交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特定疾病及症状 (一)胃炎1. 急性胃炎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引发急性胃炎。急性胃炎起病较急,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一般较为剧烈,多为持续性疼痛,可伴有阵发性加剧。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会呕吐出胆汁。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脱水等全身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急性胃炎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等严重后果。
2.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通常是由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引起的。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但具有持续性。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隐痛、饱胀、反酸、嗳气等。上腹部隐痛一般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时轻时重。饱胀感在进食后会更加明显,患者可能会感觉食物在胃内不消化。反酸是指胃酸反流至食管,患者会感觉口腔内有酸味,甚至会有烧心的感觉。嗳气则是胃内气体经食管从口腔排出的现象,患者会不自觉地发出“嗝”的声音。
(二)胃溃疡胃溃疡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胃溃疡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周期性上腹部疼痛。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然后逐渐缓解。这是因为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刺激溃疡面,导致疼痛发作。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灼痛或胀痛。除了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果胃溃疡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胃出血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黑便或呕血的症状;胃穿孔则会导致剧烈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表现,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三)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特点与胃溃疡有所不同,它通常在空腹时发作,疼痛性质多为饥饿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患者在进食后,疼痛会有所缓解。这是因为进食后胃酸被食物中和,对十二指肠溃疡面的刺激减轻。此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还可能出现夜间痛,即在夜间睡眠中痛醒。这是由于夜间胃酸分泌相对较多,而此时胃内没有食物来中和胃酸,胃酸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刺激溃疡面,导致疼痛发作。
(四)胃癌虽然不是所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都会发展为胃癌,但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早期胃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表现为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消瘦、乏力、呕血、黑便等症状。到了晚期,还可能出现腹部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等表现。
四、不同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特点 (一)儿童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症状可能不太典型。由于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不适。常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反复腹痛、恶心、呕吐等。有些儿童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表现为体重不增、面色苍白等。此外,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胃部不适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老年人老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症状可能更为隐匿。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能力减弱,所以他们可能不会像年轻人那样有明显的腹痛、腹胀等症状。但老年人感染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胃溃疡、胃出血等。而且,老年人的身体恢复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并发症,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五、无症状感染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可能与个体的免疫力、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菌株毒力等因素有关。虽然没有症状,但这些感染者仍然是幽门螺杆菌的携带者,具有传染性,可能会将细菌传播给他人。而且,即使没有症状,幽门螺杆菌在胃内长期存在,也会对胃黏膜造成慢性损伤,增加患胃部疾病的风险。因此,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六、症状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一)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鉴别功能性消化不良也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相似。但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证据,通过相关的检查,如呼气试验、胃镜检查等,可以发现胃黏膜没有明显的炎症或溃疡等病变。而且,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往往与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关系更为密切,情绪紧张、焦虑或进食过多油腻食物等都可能诱发症状发作。
(二)与其他胃部疾病的鉴别一些其他胃部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胃息肉等,也可能出现类似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等症状,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通过胃镜检查和食管 pH 监测等可以明确诊断。胃息肉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等症状,胃镜检查可以发现胃内的息肉病变。
七、总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消化不良相关症状、口腔异味等,还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不同人群感染后的症状特点也有所不同,而且存在无症状感染的情况。在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时,需要结合症状表现,并通过相关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同时,要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