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
全站导航
查找疾病
热门疾病

按科室找

按部位找

按拼音找

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库首页 > 疾病文章 > 新冠疫苗接种全知道:注意事项大揭秘
预约挂号 广告X

新冠疫苗接种全知道:注意事项大揭秘

发布时间:2025-10-16 12:11:45
家庭医生在线疾病查询
举报/反馈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疫苗成为了全球抗击疫情的关键武器。接种新冠疫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还能减轻感染后的症状,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然而,为了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和有效,了解并遵循相关的注意事项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冠疫苗接种的各个方面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疫苗接种。

二、接种前的注意事项 (一)了解疫苗信息

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前,应充分了解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接种禁忌、不良反应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发布的信息,或者咨询接种点的医护人员,获取准确和详细的疫苗知识。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如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在接种程序、适用人群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例如,灭活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两剂,两剂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要接种一剂。

(二)评估自身健康状况

接种者需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应暂缓接种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接种:

1. 急性疾病:正在患有发热、感冒、肺炎等急性疾病的患者,应在病情痊愈后再考虑接种。因为在急性疾病期间,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此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也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2. 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且病情不稳定,处于急性发作期时,不宜接种。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收缩压持续高于 160mmHg 或舒张压持续高于 100mmHg;糖尿病患者血糖明显升高,空腹血糖大于 13.9mmol/L 等情况,都需要先控制病情,待病情稳定后再接种。

3. 过敏史: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禁止接种。此外,已知对尘螨、食物(鸡蛋、花生、海鲜、芒果)、花粉、酒精、青霉素、头孢或者其他药物过敏者,在接种前应如实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接种。

4. 其他特殊情况:孕妇、哺乳期妇女目前暂不推荐接种新冠疫苗。虽然目前没有足够的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疫苗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但为了谨慎起见,建议在孕期和哺乳期结束后再考虑接种。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由于其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受到抑制,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反应可能较弱,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评估接种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三)预约接种

目前,各地的新冠疫苗接种大多采用预约制。接种者可以通过社区、单位组织,或者使用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官方网站等方式进行预约。在预约时,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和接种地点。提前预约可以避免在接种现场长时间等待,提高接种效率。

(四)准备相关材料

前往接种点时,应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户口本等,以便在接种时进行身份验证和信息登记。同时,建议准备一支笔,方便填写接种知情同意书等相关表格。

三、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一)遵守接种点秩序

到达接种点后,要自觉遵守现场的秩序,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排队等候时,要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员聚集。在接种区域内,要遵守相关的规定,不得随意触摸接种设备和药品。

(二)如实告知医生健康情况

在接种前,医生会询问接种者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等信息。接种者应如实、详细地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包括近期的疾病史、用药情况等。如果隐瞒信息,可能会导致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如果未告知医生,在接种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紧张等因素诱发心脏病发作。

(三)签署知情同意书

接种前,接种者需要仔细阅读接种知情同意书,了解疫苗接种的相关风险和注意事项。在充分理解并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这是保障接种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重要环节,接种者应认真对待,如有疑问可以随时向医生咨询。

(四)配合接种操作

在接种过程中,接种者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通常,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接种者应露出接种部位,放松肌肉,避免过度紧张。医护人员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注射等操作,接种者要保持安静,不要随意移动身体,以免影响接种效果。

四、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一)留观 30 分钟

接种后,接种者需要在接种点留观 30 分钟。这是因为部分人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这种反应通常在接种后数分钟至 30 分钟内发生。在留观期间,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接种者的身体状况,如有无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皮疹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进行救治。

(二)保持接种部位清洁

接种后 24 小时内,应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不要用手搔抓接种部位,以免引起局部皮肤破损。如果接种部位出现轻微的红肿、疼痛等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通常会在 1 - 2 天内自行缓解。

(三)注意休息和饮食

接种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在饮食方面,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酒精等。同时,要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但也不需要过度进补,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四)观察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是身体对疫苗的正常免疫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的红肿、疼痛、硬结,以及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比较轻微,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会在 1 - 3 天内自行缓解。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 严重过敏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面部或喉咙肿胀、皮疹、瘙痒等症状,可能是严重过敏反应的表现,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2. 高热:发热体温超过 38.5℃,且持续时间超过 24 小时,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如剧烈头痛、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

3. 其他异常情况:接种部位出现化脓、渗液,或出现其他异常的局部或全身症状,也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也不能放松个人防护措施。目前的新冠疫苗虽然具有较高的保护效力,但并不能达到 100%的防护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仍然要坚持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等防护措施。这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也有助于预防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五、不同人群接种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对他们尤为重要。但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在接种前要特别注意评估健康状况。如果患有慢性疾病,应确保病情稳定。在接种过程中,最好有家人陪同,以便在出现不适时及时照顾。接种后,要更加注意休息和观察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二)儿童和青少年

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为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在接种前,家长要向孩子做好解释工作,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同时,要如实告知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包括既往疾病史、过敏史等。儿童和青少年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但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身体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三)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但在接种前后,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相关指标,如血压、血糖、心率等。如果在接种后基础疾病的病情出现波动,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告知医生自己接种了新冠疫苗,以便医生综合判断病情。

六、其他注意事项 (一)疫苗接种间隔

如果需要接种其他疫苗,应与新冠疫苗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一般来说,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间隔应不少于 14 天。但如果是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等,可不考虑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

(二)接种记录保存

接种者要妥善保存好接种凭证和相关记录,记录中包含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剂次等信息。这些记录在后续可能需要用于查询接种情况、证明接种状态等。

七、结论

新冠疫苗接种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措施之一,了解并遵循接种注意事项对于保障接种安全和有效至关重要。在接种前后,接种者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实告知医生健康状况,积极配合接种操作,接种后密切观察身体反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新冠疫苗的接种率,构筑起群体免疫屏障,才能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的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上一篇: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这些判断方法要知道
下一篇:精液为什么很稀像水一样,这是什么问题?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资讯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医院入驻合作伙伴:

北京四合兄弟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