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鱼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了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唑酮等抗生素化学药品的鱼。抗生素会在动物组织及鱼、蛋、奶等产品中残留,人食用后将对健康构成威胁。
抗生素鱼的鱼肉中可能残留的药物有三类,一是硝基呋喃类药物,在国际国内均为禁用渔药,人体长期大量摄食含硝基呋喃类药物的食品存在致癌可能,此类抗生素如呋喃唑酮等。二是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它既可以杀菌,又可以作为染料使用,易溶于水,养殖户常用它来预防鱼类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为了让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都有可能使用到孔雀石绿。科研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鉴于此,许多国家均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三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沙星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类药等。如果长期食用就会导致慢性中毒、过敏反应等。药物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还可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对人类造成潜在危害。当人们长期食用含抗生素残留的动物产品后,这些残留抗生素会在人体内蓄积,最终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例如,如果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大量残留在人体内,儿童会出现耳聋,成人则会影响肾脏;四环素滥用会对成人造成肝脏损害,对儿童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而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等等。
鱼食入的抗生素随粪、尿排出,或生产抗生素的废水流入环境中,都使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逐年增多。人们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耐药性会不知不觉增强,特别是人畜共用抗生素,会加速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最终导致人类无抗生素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