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增白剂是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其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学名叫稀释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对面粉进行漂白,同时还可以加快面粉的后熟。
面粉增白剂之所以能够对面粉进行漂白,主要是因为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水和酶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反应,从而释放出活性氧来对面粉中极少量的有色物质进行氧化最终达到使面粉增白的目的,与此同时反应生成的苯甲酸往往能对面粉起着防霉的作用。因而,面粉增白剂往往是许多国家进行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荣是也是我国面粉加工业普遍使用的品质改良剂。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于面粉增白剂是否应禁用的结果存在有不同的看法。那些认为应禁用面粉增白剂的对禁用后的后果持乐观态度,认为这无疑是对人民生命安全有益的好事,与其还可以增强我国面粉极其制品的国际信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与之相反,那些认为不应禁止面粉增白剂的则对禁用的后果持悲观态度,认为禁用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首先,他们认为会带来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他们认为如果一旦禁用了过氧化苯甲酰,那么可能由于面粉的白度不好导致一些馒头坊、面条店以及餐馆使用有毒有害方法对馒头和面条等面粉品进行漂白,从而出现真正的危及消费者的饮食安全的问题。他们认为,抓食品的安全应该严厉打击非食用物质,同时应大力开发推广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才能有效的杜绝有毒有害物质在食品中的使用。
此外,如果有科学依据证明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使用对人体有害和破坏面粉的营养,禁用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一些禁用的单位和人士,由于没有科学依据,就利用民众饮食安全的心态,人为的操纵媒体进行一些不实的报道以最终达到禁用的目的。
总的来说,食品安全是关系着每个人的大事,我们的食品工业根部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因此对于一种食品添加剂禁用和批准,必须要遵循严谨的科学评价程序,否则只会为人们带来更多的食品安全隐患和危机。